[发明专利]一种卤代烃生产过程中副产卤化氢气体的精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14082.5 | 申请日: | 2021-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3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东;姜艳;汪大闪;范飞飞;杨昕;田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旭日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C01B7/07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 地址: | 43003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卤代烃 生产过程 中副产 卤化 氢气 精制 方法 | ||
1.一种卤代烃生产过程中副产卤化氢气体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吸附有机物杂质:将卤代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卤化氢气体的混合气,通入至吸附器中,吸附器中的吸附柱为活性炭纤维吸附柱,混合气中的有机物被活性炭纤维吸附柱吸附,收集从吸附出口排出的纯净的卤化氢气体;
2)、加热脱附有机物:在活性炭纤维吸附柱的两端加载电源,将吸附了有机物的活性炭纤维吸附柱进行通电加热再生,向吸附器中通入脱附载气,将脱附后的有机气体吹出后经冷却回收有机物;
3)、冷却:待脱附完全后,冷却吸附器,用于下一阶段循环吸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代烃生产过程中副产卤化氢气体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通入吸附器中的混合气的温度为-50~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卤代烃生产过程中副产卤化氢气体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通入吸附器中的混合气的温度为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代烃生产过程中副产卤化氢气体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通入至吸附材料为活性炭纤维的吸附器中的混合气的流量为10~100Nm3/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代烃生产过程中副产卤化氢气体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活性炭纤维吸附柱进行通电加热再生的温度为50~2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卤代烃生产过程中副产卤化氢气体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活性炭纤维吸附柱进行通电加热再生的温度为55~6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代烃生产过程中副产卤化氢气体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脱附载气为空气或惰性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代烃生产过程中副产卤化氢气体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卤代烃生产过程包括脂肪烃、芳烃、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进行氯化、溴化、氟化的过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代烃生产过程中副产卤化氢气体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纤维吸附柱是由酚醛基纤维、沥青基纤维、粘胶基纤维、丙烯腈基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经炭化、活化和加工过程形成的毡状活性炭纤维吸附柱、布状活性炭纤维吸附柱、纸状活性炭纤维吸附柱、蜂窝状活性炭纤维吸附柱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卤代烃生产过程中副产卤化氢气体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卤代烃生产过程中副产卤化氢气体的精制装置实现,所述精制装置包括风机(1)、第一吸附器(2)、冷凝系统(3)、第二吸附器(4)和溶剂储罐(5);所述第一吸附器(2)和第二吸附器(4)并联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器(2)和第二吸附器(4)的混合气进口均通过风机(1)与混合气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器(2)和第二吸附器(4)的吸附出口通过管道与卤化氢气体收集器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器(2)和第二吸附器(4)内的吸附柱均为活性炭纤维材料的吸附柱,所述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柱是由酚醛基纤维经炭化、活化和加工过程形成毡状的活性炭纤维吸附柱,在每个活性炭纤维吸附柱的两端加载电源,每个吸附器内的多根活性炭纤维吸附柱通过电源线并联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器(2)和第二吸附器(4)的脱附气入口均与脱附载气连接,所述第一吸附器(2)和第二吸附器(4)的脱附气出口均与冷凝系统(3)连接后通入溶剂储罐(5)中储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旭日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旭日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40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