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苯丙酮尿症的工程益生菌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13298.X | 申请日: | 2021-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2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晟;孙兵兵;李大力;尹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0;A61K35/741;A61K38/51;A61K48/00;A61P3/00;C12R1/19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贾师英 |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丙酮 工程 益生菌 | ||
1.一种用于治疗苯丙酮尿症的工程益生菌,其为大肠杆菌Nissle 1917衍生菌,在基因组上整合了外源L-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L-苯丙氨酸内运蛋白基因和L-氨基酸脱氨酶基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益生菌,其特征在于,所述L-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是stlA(SEQ ID NO:1);所述L-苯丙氨酸内运蛋白基因是pheP(SEQ ID NO:2);所述L-氨基酸脱氨酶基因是pma(SEQ ID NO: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益生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肠杆菌Nissle 1917衍生菌的基因组中敲除二氢吡啶二羧酸合酶基因dapA。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益生菌,其特征在于,其基因型为Nissle 1917(yicS::pfnrs-stlA,malPT::pfnrs-stlA,malE::pfnrs-stlA,lacZ::pfnrs-pheP,agaI::pfnrs-pheP,exo::ptac-stlA,rhtCB::ptac-stlA,araBD::para-pma,△dapA)。
5.一种构建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工程益生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以大肠杆菌Nissle 1917为底盘菌,分别在基因组的yicS位点、malPT位点、malE位点、exo位点和rhtCB位点中的一个以上位点敲入L-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获得stlA因整合菌株;
B.对于步骤A中获得的stlA因整合菌株,在其基因组的lacZ位点和agaI位点中的一个以上位点、优选两个位点敲入L-苯丙氨酸内运蛋白基因pheP,得到stlA+pheP整合菌株;
C.对于步骤B中获得的stlA+pheP整合菌株,在其基因组的araBD位点敲入L-氨基酸脱氨酶基因,得到stlA+pheP+pma整合菌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步骤C中获得的stlA+pheP+pma整合菌株,敲除其基因组中的二氢吡啶二羧酸合酶基因dapA,得到stlA+pheP+pma△dapA菌株。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因stlA、pheP、pma的敲入和基因dapA的敲除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实施,所述基因编辑采用CRISPR-Cas9系统、CRISPR-Cpf1系统、CRISPR-Cas相关的转座系统INTEGRATE系统或者CAST系统。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工程益生菌在制备苯丙酮尿症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丙酮尿症是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PahR408W引起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口服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329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