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挤扩桩地基处理用张扩装置及其处理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08133.3 | 申请日: | 2021-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6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司园修;司建波;董海鹏;张博;陈左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隆岳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E02D3/0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挤扩桩 地基 处理 用张扩 装置 及其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挤扩桩地基处理用张扩装置及其处理工艺,涉及地基处理的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S1:钻孔;S2:将张扩装置放入预钻孔内;S3:张扩过程中测量预钻孔内壁对张扩装置的压力,并将压力值反馈至张扩装置;S4:将张扩装置从预钻孔内提出,得到桩孔;S5:向桩孔内填料;张扩装置包括连接杆、连接环、多个挤密块、一个驱动组件和一个检测组件,连接环与连接杆固接,挤密块沿连接环直径方向与连接环滑动连接,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挤密块滑动,检测组件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和一个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固接于挤密块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多个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与驱动组件电性连接。本申请可提高挤扩的精准度和挤密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基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挤扩桩地基处理用张扩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黄土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种土,具有目视可见的大孔和垂直节理。黄土具有遇水湿陷的特性,在建筑施工或道路施工时,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湿陷性黄土地基基础领域内复合地基的施工工艺,目前常用孔内深层强夯法等。
孔内深层强夯法的施工工艺为:先成孔至预定深度,然后自下而上分层填料强夯或边填料边强夯,形成高承载力的密实桩体和强力挤密的桩间土。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实际夯填成桩过程中,由于人工操作,且计件收益,只追求夯填速度,不重视夯填质量,施工质量监管难度大,导致夯扩桩径不足,挤密效果差,影响地基处理效果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挤扩的精准度和挤密效果,从而提高地基处理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挤扩桩地基处理用张扩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挤扩桩地基处理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挤扩桩地基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钻孔,得预钻孔;
S2:将张扩装置放入预钻孔内;
S3:用张扩装置对预钻孔内壁进行张扩施压,施压过程中测量对预钻孔内壁的压力,形成压力数据,对压力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析数据,若需要继续进行扩张施压,则将分析数据反馈至张扩装置,由扩张装置进行扩张施压,若无需扩张施压,则进行下一高度的扩张施压作业;
S4:将张扩装置从预钻孔中提出,得到桩孔;
S5:填料:向桩孔内填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业时,首先在地基内进行钻设预钻孔,钻孔后将张扩装置放入预钻孔内对孔壁进行扩张施压,在施压过程中测量张扩装置受到的孔壁压力,若压力低于预先设定的压力范围值,则由张扩装置继续进行施压,若压力达到预先设定的压力范围值,则停止扩张;停止扩张后将张扩装置从预钻孔中拿出,再将预钻孔进行填充;在扩孔的过程中,利用压力反馈数据对扩张程度进行控制,减少人为因素对张扩过程的干扰,从而提高了挤扩的精确度和挤密效果。
可选的,所述S3中,测量压力的同时,对挤扩直径进行测量,当挤扩直径和压力值同时达到设计要求时停止扩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测量压力的同时对直径进行记录,便于人员判定此处地基的松软程度,从而便于人员对地质条件进行分析。
可选的,所述S3中,将分析数据集中收集并反馈至信息接收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孔过程中,将测量出的压力值和直径值均在信息接收端收集,便于施工公司对施工过程远程监控,使得工程的实施信息达到可视化。
可选的,所述S5中,向桩孔内加入填料,将填料分层加入桩孔内,对填料进行分层夯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孔完成后,向桩孔内加入填料,填料时,采用分层填料,再对填料进行分层夯实;通过对填料进行分层夯实,可提高每一层填料的密实度,从而提高填料整体的密实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隆岳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隆岳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8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