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载体和检测试剂盒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34914.3 | 申请日: | 2020-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1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青山周平;秋山雄斗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化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载体 检测 试剂盒 | ||
1.一种膜载体,其中,
该膜载体具备检测区,该检测区具有形成有突起部的第1面,
在一截面中,所述突起部具有:
第1区域,其在所述突起部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比所述突起部的中心靠所述突起部的一侧的位置;以及
第2区域,其在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位于比所述突起部的所述中心靠所述突起部的另一侧的位置,
在所述一截面中,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第1区域的外缘和所述第2区域的外缘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载体,其中,
在所述一截面中,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第1区域的外缘和所述第2区域的外缘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多个相对于假想直线沿与所述第1面平行的方向凹陷5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凹部,该假想直线与所述外缘的第1位置相切,且通过在与所述第1面垂直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1位置的下方的、所述外缘的第2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膜载体,其中,
通过包含以下工序的方法算出的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第1区域中的所述外缘的至少一部分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1或通过包含以下工序的方法算出的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第2区域中的所述外缘的至少一部分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2为0.02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
(工序1)提取所述外缘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曲线,
(工序2)以使所述曲线的起点和终点与所述曲线的拟合曲线重叠的方式对所述曲线进行去趋势,
(工序3)对于被去趋势后的曲线,不应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B0601:2013规定的截止值λs,对于日本工业标准JIS B0601:2013规定的截止值λc应用1μm,算出Ra1或Ra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膜载体,其中,
通过包含以下工序的方法算出的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第1区域中的所述外缘的至少一部分的均方根粗糙度Rq1或通过包含以下工序的方法算出的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第2区域中的所述外缘的至少一部分的均方根粗糙度Rq2为0.03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
(工序1)提取所述外缘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曲线,
(工序2)以使所述曲线的起点和终点与所述曲线的拟合曲线重叠的方式对所述曲线进行去趋势,
(工序3)对于被去趋势后的曲线,不应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B0601:2013规定的截止值λs,对于日本工业标准JIS B0601:2013规定的截止值λc应用1μm,算出Rq1或Rq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膜载体,其中,
所述第1面具有规则地或平移对称地排列、且包含所述突起部的多个突起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膜载体,其中,
相邻的突起部之间的所述第1面的表面粗糙度小于所述突起部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膜载体,其中,
相邻的突起部的最接近距离为0以上且500μ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膜载体,其中,
所述突起部包含热塑性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膜载体,其中,
在所述突起部附着有表面活性剂。
10.一种检测试剂盒,其中,
该检测试剂盒具备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膜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化株式会社,未经电化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349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