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的热管理系统、用于机动车热管理的方法和包括热管理系统的机动车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31391.7 | 申请日: | 2020-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8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T·弗兰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马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K11/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张立国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 管理 系统 方法 包括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热管理系统,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热交换器(14)的加热回路(36);具有压缩机(31)的致冷回路(27);冷凝器(11),其设置在加热回路(36)和致冷回路(27)中,加热回路(36)和致冷回路(27)在冷凝器(11)中在流体技术上彼此分开;以及致冷器(25),其设置在加热回路(36)和致冷回路(27)中,加热回路(36)和致冷回路(27)在致冷器(25)中在流体技术上彼此分开,其中,在加热运行中,在加热回路(36)中内部空间热交换器(14)、致冷器(25)和冷凝器(11)串联连接。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热管理的方法以及具有这样的热管理系统的机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的热管理系统、用于机动车热管理的方法以及具有这样的热管理系统的机动车。
背景技术
已知用于电气化机动车的热管理系统,其中冷却剂借助电加热器加热并且该被加热的冷却剂被输送给内部空间热交换器,以便对车辆乘客空间供暖。电加热器在这样的热管理系统中按照在冷的外界温度下的加热运行进行设计,在该加热运行中在电蓄能器和电动机方面没有余热可供使用,从而用于加热运行的热能必需仅由电加热器提供。电加热器要相应设计得大。然而,出于成本和空间原因值得期望的是,使用在结构上和/或在功率技术上较小的电加热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至少部分地消除上述缺点。该任务通过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以及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机动车解决。
本发明的有利的进一步设计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用于机动车的热管理系统,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热交换器的加热回路;具有压缩机的致冷回路;冷凝器,其设置在加热回路中并且设置在致冷回路中,加热回路和致冷回路在冷凝器中在流体技术上彼此分开;以及致冷器,其设置在加热回路中并且设置在致冷回路中,加热回路和致冷回路在致冷器中在流体技术上彼此分开;其中,在加热运行中,在加热回路中内部空间热交换器、致冷器和冷凝器串联连接。该实施例提供优点,即,由此能够实现伪热泵运行,即,尽管当前在蓄能器、功率电子装置或电动机方面没有余热产生也可以运行致冷回路。更确切地说,仅运行致冷回路,以便利用由电压缩机产生的热能来加热。该由电压缩机提供的热能能够实现,将电加热器在结构上和/或在功率技术上设计得较小,这节省成本和/或结构空间。在较少的加热功率要求时,由电压缩机产生的热能可能甚至是足够的。
尤其是规定,加热回路具有电加热器,其中,在加热运行中,在加热回路中电加热器、内部空间热交换器、致冷器和冷凝器串联连接。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加热运行中,在加热回路中电加热器、内部空间热交换器、致冷器和冷凝器以该次序串联连接。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热管理系统此外具有EDH加热回路,其在内部空间热交换器下游从加热回路分支出并且在冷凝器上游再次通入加热回路中。该EDH加热回路小于加热回路并且适合于如下运行状态,在所述运行状态下加热需求较小并且不需要能由电压缩机附加提供的热能。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热管理系统此外构成为包括具有电蓄能器的HVS线路,所述HVS线路在致冷器下游从加热回路分支出并且在致冷器上游再次通入加热回路中,其中HVS线路能选择性地被激活并且能选择性地被停用。由此能够实现如下运行模式,在该运行模式中蓄能器能够被冷却,而来自蓄能器的余热经由致冷器、致冷回路和冷凝器输送给内部空间热交换器,以便因此对乘客空间供暖。此外,通过蓄能器在致冷器下游的布置结构能够降低冷却剂在蓄能器上的流入温度。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冷却剂的从加热回路分支到HVS线路中的体积份额是可调节的。因此,通过调节通过HVS线路的冷却剂的体积流量能够实现控制可能性,借助该控制可能性能够实现在蓄能器上和在内部空间热交换器上的不同流入温度,尽管仅使用一个唯一的电加热器。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HVS线路的分支上设有调节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马股份公司,未经宝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313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