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的评价方法和混煤的制备方法以及焦炭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19357.8 | 申请日: | 2020-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4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穐鹿一穗;土肥勇介;井川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10B57/04 | 分类号: | C10B57/04;G01N1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书慧;朝鲁门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评价 方法 制备 以及 焦炭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一直以来广为人知的吉泽勒塑性仪等具备搅拌器的装置来评价作为评价对象的煤是否有可能降低焦炭的强度的方法。使用吉泽勒塑性仪(10)来评价煤。测定吉泽勒流动度后,在吉泽勒塑性仪(10)的容器(11)中由加热的煤形成半焦(13)。将容器(11)的内壁处的半焦(13)的高度设为b。将吉泽勒塑性仪的搅拌器(12)处的半焦(13)的高度设为a。将由高度a和b表示的粘结度(a-b)/a或仅将高度a作为煤的评价指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为冶金用焦炭的原料的煤的评价方法和使用该评价方法的混煤的制备方法,进而涉及由用该制备方法得到的混煤制造焦炭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在高炉中制造铁水,作为高炉原料使用的冶金用焦炭优选为高强度。因为如果焦炭的强度低,则在高炉内粉化,高炉的透气性受到阻碍,不能进行稳定的铁水的生产。因此,从得到成为高强度的焦炭或不降低焦炭强度的观点出发,需要评价作为冶金用焦炭原料的煤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焦炉中的炼焦过程中,处于软化熔融状态的煤对焦炭的品质产生很大影响。这样,在煤的评价中,正确评价煤的软化熔融状态的性质很重要。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作为进行该评价的方法,已知JIS-M8801中规定的基于吉泽勒塑性仪法的流动度测定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046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已知使用吉泽勒塑性仪的流动度存在不能说是模拟了实际的焦炉中发生的现象的问题。以用吉泽勒塑性仪测定的煤的流动度为指标而进行焦炭品质的推断,这存在精度方面不足的问题。需要一种以除煤的流动度以外的参数为指标来评价作为冶金用焦炭的原料的煤的评价技术。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一直以来广为人知的吉泽勒塑性仪等具有收纳煤的容器和可插入地配置于该容器的搅拌器的装置来评价作为评价对象的煤是否有可能降低焦炭的强度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具有使用该方法评价的煤的混煤的制备方法和将用该制备方法得到的混煤干馏来制造焦炭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在进行吉泽勒流动度的测定实验时,观察到测定后在吉泽勒塑性仪的容器中残留的加热的煤(半焦)的形状根据煤而不同的现象。本发明人等研究是否可以将该形状用于煤的评价,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的要旨如下。
(1)一种煤的评价方法,是使用具有收纳煤的容器和可插入地配置于该容器的搅拌器的装置来评价煤的方法,通过一边将收纳于上述容器的煤加热一边旋转搅拌器,将由形成于上述容器的半焦在上述容器的内壁处的高度b和上述搅拌器处的上述半焦的高度a表示的粘结度(a-b)/a作为评价指标。
(2)根据(1)所述的煤的评价方法,其中,上述装置为吉泽勒塑性仪,将在加热上述煤的温度为上述煤的再凝固温度以上的条件下求出的上述粘结度(a-b)/a为0.20以上的煤评价为作为冶金用焦炭的煤是不良的。
(3)一种煤的评价方法,是使用具有收纳煤的容器和可插入地配置于该容器的搅拌器的装置来评价煤的方法,通过一边将收纳于上述容器的煤加热一边旋转搅拌器,将形成于上述容器且粘结于上述搅拌器的半焦在上述搅拌器处的高度a作为评价指标。
(4)根据(3)所述的煤的评价方法,上述装置为吉泽勒塑性仪,将在加热上述煤的温度为上述煤的再凝固温度以上的条件下求出的上述高度a为30mm以上的煤评价为作为冶金用焦炭的煤是不良的。
(5)一种混煤的制备方法,将用(2)或(4)所述的煤的评价方法被评价为不良的煤与不同于上述煤的煤混合来制备混煤,将上述被评价为不良的煤在上述混煤中的质量比例设为10质量%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93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