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的方法、二次电池用负极和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06026.0 | 申请日: | 2020-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4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崔希源;金帝映;禹相昱;朴丽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
| 主分类号: | H01M4/133 | 分类号: | H01M4/133;H01M4/587;H01M4/62;H01M4/36;H01M10/0525;C01B32/21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海荣;曲盛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二次 电池 负极 活性 材料 方法 包含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所述二次电池用负极包含:负极集电器;和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形成在所述负极集电器上并且包含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包含天然石墨,并且具有0.58至1的球形度、1.08g/cc至1.32g/cc的振实密度,并且D最大‑D最小为16μm至19μm,其中D最大‑D最小为粒度分布中的最大粒径D最大与最小粒径D最小之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9年1月18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9-0006690的优先权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的方法、二次电池用负极和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价格由于化石燃料的枯竭而上升、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大大增加,环境友好的替代能源成为未来生活的重要因素。
特别地,随着对移动装置的技术开发和需求增加,对作为环境友好的替代能源的二次电池的需求迅速增加。
在二次电池中,最初使用锂金属作为负极,但随着由于枝晶形成而造成的电池短路和由此引起的爆炸风险成为问题,开启了使得锂离子能够嵌入和脱嵌并保持结构和电性质的碳类活性材料的使用。
作为碳类活性材料,已经应用了各种形式的碳类材料,如人造石墨、天然石墨和硬碳,其中最广泛使用的是由于优异的可逆性而可以确保锂二次电池的寿命特性的石墨类活性材料。由于石墨类活性材料相对于锂具有-0.2V的低放电电压,因此使用石墨类活性材料的电池可以表现出3.6V的高放电电压,由此,在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方面提供了许多优点。
其中,特别地,相对于其它碳类活性材料,天然石墨表现出高输出和容量特性,但在电极压延期间天然石墨由于低机械强度而受到机械应力,由此,与电解液的副反应变强,且寿命特性可能劣化。
因此,目前需要开发一种天然石墨,其可以使电极压延期间的机械应力最小化,以防止发生与电解液的副反应和溶胀现象,并且改善寿命特性。
日本专利登记号4403327公开了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的石墨粉,但是没有提出上述问题的替代方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日本专利登记号4403327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可以改善负极的输出性能并防止与电解液的副反应和溶胀现象,从而具有优异的寿命特性。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含上述二次电池用负极的锂二次电池。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制造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能够制造出具有相对均匀的粒度分布的负极活性材料、能够改善负极的输出性能、能够防止与电解液的副反应以及溶胀现象从而改善寿命特性。
【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新能源,未经株式会社LG新能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6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用于二次电池的负极的方法
- 下一篇:基于嵌入的图像搜索检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