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347044.1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3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钟加崇;彭云建;彭文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1/34 |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刘宏 |
| 地址: | 4102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样装置,包括采样容器以及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加工有与采样容器连通设置的过流通道;还包括固定在密封盖内,沿过流通道的路径布置的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与过流通道可隔断或者接通的设置;所述采样容器为形状可变的压缩结构,其内部体积和/或压强可变化的设置。本实用新型的采样装置,采样前通过将采样容器进行压缩,当采样装置到达采样点后,通过切换组件将过流通道与采样容器接通,使外面的样液在采样容器与外界的压差作用下将样液经过流通道送入采样容器内,当采样容器内的压强增至与外界压强相等时,样液停止进样,并通过切换组件将过流通道与采样容器隔断,从而将定量采集的样液密封保存于采样容器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质被肆无忌惮的排放到河流、湖泊、海洋中,严重危害到了人民生活、饮水安全与自身健康。目前环境监督部门,采样方式基本为人工取样,存在采样频次有限,人力物力投入大,较大的安全隐患,采样周期长等问题,水质样品采集方式已经成为了制约环境监测发展与评价短板。
目前,水质采样监测主要采用人工采样方式,以及少部分安装在现场的水质自动采样器进行自动留样的方式。人工采样方式适用于频次较低的采样需求(如每月/每周一次),或者频次高但采样行程距离短的需求(如厂区内的采样),但人工采样方式则存在难以捕捉到采样时机、较难控制采样质量、人员投入多、存在安全隐患等诸多弊端。水质自动采样器可适用于频次较高的采样需求,可实现等时、等量、时间等比例、流量等比例和外部条件变化至临界点触发采样,相比于人工采样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对现场安装和使用条件要求比较高的弊端,需外接电源,成本高、投入大,体积大、建设周期长,不方便布置等缺陷。
因此,亟需一种采样装置,无需外接动力即可实现自动采样,摆脱采样动力来源的束缚,极大的提升了采样方式的灵活性、多样性,可以减少采样的投入,有效减少其体积,提高采样装置的灵活性,能满足野外或者危险区域的流域采样,杜绝采样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环境下的源液采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样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环境监测的需要人工进行采样操作且操作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无需提供动力,通过采样装置自身的结构设计,巧妙的利用重力在液面形成的压差,实现样液的自动进样。适用于各种复杂的水域环境的水样采样,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采样装置,包括采样容器以及与采样容器连接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加工有与采样容器连通设置的过流通道;还包括固定在密封盖内,沿过流通道的路径布置的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与过流通道可隔断或者接通的设置;所述采样容器为形状可变的压缩结构,其内部体积和/或压强可变化的设置。
进一步地,采样容器为可压缩/伸展的结构,通过压缩采样容器并关闭切换组件使采样容器的内外形成压差,采样时打开切换组件,利用采样容器的内外压差将样液从过流通道自动定量压送至采样容器的内腔。
进一步地,切换组件包括安装于密封盖内的旋转驱动单元、与旋转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的切换片、与旋转驱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的电源模块以及用于控制旋转驱动单元启动和停止的控制模块,切换片上设有过流孔,通过旋转驱动单元转动切换片,使切换片的过流孔与过流通道的进样口相对而开始进样,通过旋转驱动单元转动切换片,使切换片挡于过流通道的进样口上而停止进样;或者通过旋转驱动单元转动切换片,使切换片的过流孔与过流通道的出样口相对而开始排样,通过旋转驱动单元转动切换片,使切换片挡于过流通道的出样口上而停止排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70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