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成型机的脱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346981.5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11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方菊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菊红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人才汇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63 | 代理人: | 常银焕 |
| 地址: | 510220 广东省广州市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脱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成型机的脱模装置,包括底板和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俯视形状为凹形,所述底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通过注塑模具、活动板、第一凸板、电动推杆、第一连接板、第一推板、通口、第一滑槽、插杆以及第二推板的结构设计,有效的使得该装置具有了方便挤塑板与注塑模具之间脱模的效果,避免了由于冷却完成后的挤塑板与注塑模具的内壁存在有粘接现象而不便脱模取出的情况出现,解决了由于挤塑板处于注塑模具的内部不易进行脱模操作而对工作人员造成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成型机的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挤塑板在进行成型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注塑机以及成型模具,从而得到所需形状的挤塑板,当挤塑板冷却成型完成后,其挤塑板可能会与成型模具之间出现粘接的现象,造成工作人员不易将成型模具内所存在的挤塑板进行取出,从而导致工作人员对挤塑板的取出操作不便,不利于对挤塑板的高效成型加工操作,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挤塑板成型机的脱模装置,从而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型机的脱模装置,具备对挤塑板与模具之间进行脱模操作等优点,解决了传统挤塑板在成型完成后与模具之间存在粘接的现象而影响脱模操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机的脱模装置,包括底板和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俯视形状为凹形,所述底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注塑机,所述底板的顶部且靠近中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注塑模具内壁的左右两侧且靠近正面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注塑模具的内部且靠近两个第一滑槽之间的位置处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注塑模具内壁的正面与背面中部以及靠近中部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凹陷槽,该多个凹陷槽的内部分别固定有第一推板、限位板与第二推板,所述限位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凸板且通过注塑模具与第三连接板突出至第三连接板的正面,所述第一凸板包括有纵向板和竖向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且输出端位于第一凸板竖向板的正前方,所述注塑模具的左右两侧且靠近两个第一滑槽相互远离的一侧位置处贯穿开设有通口,所述活动板的左右两侧之间通过通口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凸杆且通过注塑模具的背面与第一推板的背面之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机的脱模装置,其中注塑模具固定连接于多个支撑杆之间的位置处,多个所述支撑杆分别靠近注塑模具正面与背面的相对面均沿垂直方向开设有滑动槽,多个所述支撑杆之间且靠近滑动槽的位置处活动连接有封板,所述注塑模具的左右两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凸板,所述第二凸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且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内杆的顶部一体成型有凸起且与外杆的内壁之间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处于收缩状态,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封板的底部紧密贴合,通过第二凸板、第二滑槽、伸缩杆、第二弹簧、第二连接板以及封板的结构设计,更加便于对处于注塑模具内部的挤塑板取出,避免了挤塑板在成型完成后不便导出至外界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机的脱模装置,其中第二连接板的顶部以及注塑模具的外表面均开设有纹路且之间相互啮合,该结构设计可使得第二连接板与注塑模具之间连接更加稳定,避免了第二连接板与注塑模具之间易滑动分离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机的脱模装置,其中两个第二连接板的顶部且靠近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凸板,两个所述第三凸板的相对面与两个伸缩杆之间均留有空间,通过第三凸板的结构设计,更加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二连接板与注塑模具之间的所处状态进行调节,避免了第二连接板不便抓取施压拉动的情况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菊红,未经方菊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6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薄片固定盘
- 下一篇:一种阀芯气密性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