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升降椅的线控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346605.6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30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静;黄洪强;杨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护童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C3/20 | 分类号: | A47C3/20;A47C7/00;A47C7/6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升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升降椅的线控结构,包括设置于座椅底盘上的椅杆,所述椅杆上套接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侧部设置有座椅支撑杆,所述座椅支撑杆上设置有椅座;所述椅杆内设置有升降气杆组件,所述升降气杆组件包括外杆和外杆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座椅底盘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连接于活动杆,所述驱动部上设置有控制线,所述控制线贴合活动杆延伸至座椅支撑杆内,所述座椅上设置有线控开关,所述控制线与线控开关连接,所述活动杆可在椅杆上滑动。避免了传统座椅的升降气杆组件设置于椅座下方的结构,杜绝气杆击穿椅座的情况出现,有效提高气动升降椅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动升降椅的线控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升降椅通常都是在座椅的下方安装升降结构,通过升降结构的顶杆来支撑椅座进行升降调节,这种升降结构市场上出现顶杆击穿座椅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情况,对于儿童座椅来说存很大的安全隐患。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升降椅”,其公告号“CN209284663U”,包括升降椅本体,所述升降椅本体包括底座、椅座和椅背,所述椅座通过连接轴连接于底座上方,所述椅背通过两根连接杆连接于椅座上,所述椅背的底端设有和连接杆相配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杆插接于对应的连接孔内,所述连接杆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所述连接杆上还套设有一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上固定部和下套接部,所述上固定部和椅背底端通过第一固定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下套接部上设有第二固定孔和定位通槽,所述第二固定孔和对应的第一固定孔之间通过螺钉连接。这种升降椅的升降机构设置于椅座底部,可能出现顶杆击穿座椅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升降结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动升降椅的线控结构,将座椅支撑杆设置于活动杆侧部,使得座椅支撑杆及其上座椅可随活动杆同步升降,操作者可通过线控开关控制活动杆在椅杆上升降运动,以此实现对座椅高度的快速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动升降椅的线控结构,包括设置于座椅底盘上的椅杆,所述椅杆上套接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侧部设置有座椅支撑杆,所述座椅支撑杆上设置有椅座;所述椅杆内设置有升降气杆组件,所述升降气杆组件包括外杆和外杆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座椅底盘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连接于活动杆,所述驱动部上设置有控制线,所述控制线贴合活动杆延伸至座椅支撑杆内,所述座椅上设置有线控开关,所述控制线与线控开关连接,所述活动杆可在椅杆上滑动。所述升降气杆组件为气弹簧组件,通过内部的高压气体实现活塞杆的升降驱动。所述座椅支撑杆连接在活动杆上,操作者通过线控开关控制活塞杆升降运动时,座椅支撑杆及其上椅座均能同步运动。避免了传统座椅的升降气杆组件设置于椅座下方的结构,杜绝气杆击穿椅座的情况出现,有效提高气动升降椅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外杆底端与椅杆连接,所述活塞杆可在外杆内升降运动。所述外杆与椅杆连接,确保升降气杆组件底部稳定,而活塞杆设置于外杆内,且可向上抬升,使得活动杆能够跟随活塞杆同步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杆远离座椅底盘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座椅椅背,所述座椅椅背与椅座对应设置。所述调节杆为折叠式双杆结构,所述座椅椅背设置于折叠式双杆的上赶自由端,通过调整折叠式双杆的折叠夹角来调整座椅椅背的高度和俯仰角度。所述座椅椅背与椅座相对应,确保使用者坐在椅座上后,能够后靠在座椅椅背上。
作为优选,所述座椅支撑杆为空心杆,所述控制线与支撑杆内壁贴合设置。所述控制线贴合在支撑杆内壁上,确保椅座随活动杆升降运动时,控制线不会出现松动而产生移动干涉,以此提升线控结构的运行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椅座侧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线控开关设置于连接槽内,所述控制线自连接孔穿出并连接线控开关。所述连接槽用于容纳线控开关,使得线控开关不会凸出椅座的外轮廓,以免对线控开关对使用者造成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护童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护童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66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样采样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金属制品生产用冲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