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刮刀机构、铺粉装置、供粉铺粉装置及增材制造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334291.8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83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菲;周智阳;刘鑫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4/153 | 分类号: | B29C64/153;B29C64/214;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昭 |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刮刀 机构 装置 供粉铺粉 制造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刮刀机构、铺粉装置、供粉铺粉装置及增材制造设备。其中刮刀机构包括过粉腔,过粉腔用于承接下落的增材粉料,增材粉料通过泄粉口下落至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之间的区域,以使刮刀总成将增材粉料铺送到工作台,使得增材粉料仅与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的内侧接触,而不会粘到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的外侧,从而大大减少了增材粉料的飘落路径。在进行双向铺粉时,下落的增材粉料会由于第一缓冲槽及第二缓冲槽的阻挡作用而减弱自身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此外,会有一部分增材粉料进入到第一缓冲槽及第二缓冲槽内,降低增材粉料的流动性。如此,能够有效阻止增材粉料外溢,进而避免增材粉料外溢造成已铺粉面失效情况的发生,提高烧结制件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刮刀机构、铺粉装置、供粉铺粉装置及增材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的基本过程是:送粉装置将一定量的增材粉料送至成型缸的工作台上,常规铺粉装置将工作台面上的增材粉料平铺在成型缸中的待成型零件的上表面,加热装置将增材粉料加热至设定的温度,激光振镜系统控制激光器按照该层的截面轮廓对位于轮廓内的增材粉料进行扫描,使这些增材粉料熔化并与下面已成型的部分实现粘接;当一层截面烧结完后,工作台下降一个层的厚度,送粉装置和铺粉装置重复送粉和铺粉的动作,又在待成型零件上一层烧结的截面上铺设一层均匀密实的增材粉料,进行新一层截面的扫描烧结,经若干层扫描叠加,直至完成整个原型制造。
为了节省铺粉等待时长,现在一般采用双向铺粉机构进行铺粉。双向铺粉机构中运用到了一种简单的双刃刮刀结构,增材粉料容于两个刀刃中间的空腔内,刮刀从腔体一侧运动到另一侧即为一次铺粉,无需每次铺粉都要铺粉装置往返到接粉位置进行接粉动作。这种方式无需借助电气动力,简单实用。
然而,目前的双向铺粉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刮刀在已铺完的粉面上掉下多余增材粉料的情况,造成粉面不平,从而导致打印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刮刀在已铺完的粉面上掉下多余增材粉料导致粉面不平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刮刀机构。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刮刀机构,包括:
刮刀安装座;
刮刀总成,包括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
刮刀固定件,具有第一侧,所述刮刀总成借助所述刮刀固定件配接在所述刮刀安装座上;
过粉腔,所述过粉腔被构造为穿设于所述刮刀安装座及刮刀固定件之中并位于所述第一刮刀及所述第二刮刀之间,且在所述刮刀固定件的所述第一侧形成泄粉口;
其中,所述刮刀固定件的所述第一侧上还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包括具有第一溢入口的第一缓冲槽和具有第二溢入口的第二缓冲槽;
所述第一缓冲槽位于所述第一刮刀与所述泄粉口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溢入口均朝向所述工作台设置,所述第二缓冲槽位于所述第二刮刀与所述泄粉口之间且与所述第二溢入口均朝向所述工作台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刮刀具有第一刀刃面,所述第二刮刀具有第二刀刃面,所述第一刀刃面及所述第二刀刃面用于铺平粉面;
所述第一刀刃面与所述第二刀刃面被构造为共面且与所述刮刀固定件的所述第一侧之间形成有第一高度差;
其中,所述第一高度差为1.5mm~4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度差为2mm~3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粉腔被构造为具有彼此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过粉壁和第二过粉壁,所述第一过粉壁与所述第二过粉壁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
所述第一间距为8mm~1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粉腔还具有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缓冲壁和第二缓冲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42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