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量子点膜层结构及成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320900.4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05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方毅;李流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H01L33/44;H01L33/04;H01L33/06;G02F1/13357;C23C14/12;C23C14/04;C23C14/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点膜层 结构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封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量子点膜层结构及成型装置,其中量子点膜层结构包括:量子点层,包括量子点层上表面、量子点层下表面以及设置在所述量子点层上表面和所述量子点层下表面之间并沿所述量子点层的周向延伸的量子点层侧表面;和第一阻隔膜,包覆所述量子点层上表面的周向边缘、所述量子点层下表面的周向边缘以及所述量子点层侧表面,所述第一阻隔膜用于阻挡水和/或氧气进入所述量子点层的边缘。对于量子点膜层结构,第一阻隔膜能够隔绝水汽和氧气从量子点层边缘进入量子点层内部,从而避免发生荧光猝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封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膜层结构及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量子点(quantum dot)是一种纳米级别的半导体,通过对这种纳米半导体材料施加一定的电场或光压,它们便会发出特定频率的光,而发出的光的频率会随着这种半导体的尺寸的改变而变化,因而通过调节这种纳米半导体的尺寸就可以控制其发出的光的颜色,由于这种纳米半导体拥有限制电子和电子空穴(Electron hole)的特性,这一特性类似于自然界中的原子或分子,因而被称为量子点。
量子点技术可令LCD在宽广的颜色领域得以实现,是4K级别画面信息的理想技术。可大幅提升画面影像的颜色再现性、色彩度、整体的明亮度等,与早期的LCD相比,颜色显示能力高出50%的优越度;与OLED相比,具备同等以上的颜色再现能力。
量子点膜是将量子点分散在树脂材料上,由于量子点粒径在1~10nm之间,比表面积非常大,虽然在表面增加隔水隔氧涂层,氧气和水汽容易对量子点膜的侧面产生破坏,导致荧光猝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量子点膜层结构及成型装置,以解决氧气和水汽从量子点膜的侧面侵入,导致荧光猝灭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量子点膜层结构,包括:
量子点层,包括量子点层上表面、量子点层下表面以及设置在所述量子点层上表面和所述量子点层下表面之间并沿所述量子点层的周向延伸的量子点层侧表面;和
第一阻隔膜,包覆所述量子点层上表面的周向边缘、所述量子点层下表面的周向边缘以及所述量子点层侧表面,所述第一阻隔膜用于阻挡水和/或氧气进入所述量子点层的边缘。
进一步,所述第一阻隔膜包括依次相连接的上封边、下封边和边缘封边,所述上封边与所述量子点层上表面相贴附,所述下封边与所述量子点层下表面相贴附,所述边缘封边与所述量子点层侧表面相贴附。
进一步,所述第一阻隔膜由气态派瑞林沉积形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阻隔膜的厚度介于0.5μm-20μm。
进一步,所述量子点膜层结构还包括第二阻隔膜,所述第二阻隔膜将所述量子点层与所述第一阻隔膜完全包覆,所述第二阻隔膜用于阻隔水和/或氧气进入所述量子点层。
进一步,所述第二阻隔膜由石墨烯和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混合制成。
进一步,所述第二阻隔膜的厚度介于5μm-100μ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成型装置,用于加工上述的量子点膜层结构,所述成型装置包括:
气相沉积室;
支撑台,用于运输所述量子点层;
两组遮挡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量子点层的上侧和下侧,所述遮挡组件被配置为遮挡所述量子点层的中心区域并露出其周向边缘;以及
喷料机构,向所述气相沉积室内输入待沉积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209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孵小鸡用自动温控同步电机
- 下一篇:一种塔机销轴的拆除结构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