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JCO成型管形在线闭环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316634.8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4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伟;黄继庆;张占国;徐刚;李立;陈小伟;魏耀华;冯伟华;张志明;孙磊;郑红梅;刘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巨龙钢管有限公司;南京巨龙钢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6 | 代理人: | 郭文浩;尹文会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jco 成型 在线 闭环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JCO成型管形在线闭环控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JCO成型过程中无法实时检测钢板变形情况,无法在线实时调整成型工艺参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JCO成型管形在线闭环控制系统,其能够模拟出钢板压制成型过程中,模拟出每道压制的压下量;并实时采集JCO成型过程中钢板压制成型的截面数据,而后拟合出成型的实际轮廓;控制器通过将成型的实际轮廓与理论轮廓模型进行对比,预测出下一步成型的压下量,使成型管形向工艺设定的理想管形逼近。本申请能够实现钢管成型管形的闭环控制,保证钢管成型精度,提高钢管成型效率和成型质量,减轻施工人员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JCO成型管形在线闭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高钢级厚壁直缝埋弧焊管而言,每根钢管精准的周长、良好的圆度,可以有效控制成型管的尺寸及形状要求,满足管线施工现场钢管对接全自动焊接需求,保证焊缝质量。JCO成型是大口径直缝埋弧焊管制造的关键工序,JCO成型精度决定了每根钢管的圆度精度,目前国内企业JCO成型都是基于“理论计算”+“人工经验修正”来确定成型工艺参数。
由于钢板力学性能存在同板差、板间差,因此采用相同的成型工艺参数压制钢板时,钢板变形不会完全相同,目前使用的JCO成型设备不具备在线检测钢板变形的功能,不能确切地知道每一步压制后钢板的实际变形,在一根钢管连续成型过程中不能根据每一步压制后实际变形情况进行自动调整,来保证成型精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工人不停地观察与不时地测量,钢管成型精度更多地依赖原材料性能的一致性与工人的经验,这将导致难以保证JCO成型管形精度的稳定性。
因此基于JCO成型过程中实时检测钢板变形情况,并预测钢管开口管形,实现在线实时调整成型工艺参数,完善钢管成型管形在线闭环控制系统是解决钢管成型精度的有效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JCO成型管形在线闭环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数值模拟仿真模块、图像采集模块、管形拟合模块、JCO成型控制模块和控制器;
所述数值模拟仿真模块用于基于待成型钢板的尺寸和力学性能参数,并根据有限元分析获取待成型钢板变形后的变形数据生成预设钢管的预设成型轮廓、预设压制道次和每个压制道次的预设压下量;所述数值仿真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待成型钢板在压制成型过程中的成型截面数据,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管形拟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管形拟合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JCO成型控制模块连接,以控制所述JCO成型控制模块调整待成型钢板下一压制道次的预设压下量。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激光视觉传感器。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管形拟合模块包括曲线拟合软件,所述曲线拟合软件用于基于待成型钢板在压制成型过程中的成型截面数据获取待成型钢板在压制成型过程中的实际成型轮廓。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曲线拟合软件基于最小二乘法获取待成型钢板在压制成型过程中的实际成型轮廓。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该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存储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将接收到的预设钢管的预设成型轮廓和实际成型轮廓进行对比,并生成对比结果,所述控制器根据该对比结果从所述存储器中获取对应的控制参数,并根据该控制参数产生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JCO成型控制模块,以控制所述JCO成型控制模块。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力学性能参数包括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冲击韧度、泊松比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巨龙钢管有限公司;南京巨龙钢管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巨龙钢管有限公司;南京巨龙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166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边框mura的液晶显示模组
- 下一篇:一种自锁式户内高压接地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