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达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37920.5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7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下山武;一濑惣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 ||
一种马达,能以简单的结构防止轴承从轴承固定部脱落并防止轴承相对于轴承固定部旋转。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具有固定体和转子,所述固定体包括设有保持孔的轴承固定部以及保持于所述保持孔的轴承,所述转子包括被所述轴承支承成能旋转的转轴,其中,在所述保持孔的轴向上的第一侧的开口周缘设置有第一倒角部,所述轴承具有承接部和卡定部,所述承接部从轴向上的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与所述轴承固定部抵接,所述卡定部从轴向上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倒角部抵接而在轴向和径向上同时对所述轴承固定部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
背景技术
以往有一种马达,其具有固定体和转子,其中,固定体包括设有保持孔的轴承固定部,转子包括被保持于保持孔的轴承支承成能旋转的转轴。
在上述马达中,为了防止轴承从轴承固定部脱落,有时会利用轴承从轴向上的两侧夹持轴承固定部。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有时在轴承13X的轴向上的一端处设置直径比板状的轴承固定部12X的保持孔121X的直径大的大径部131X以及直径比轴承固定部的保持孔121X的直径略小且比大径部靠轴向上的一端的小径部133X,在此基础上,将小径部133X插入轴承固定部的保持孔121X而使轴承固定部12X与大径部131X抵接,沿轴向对小径部133X的从轴承固定部的保持孔121X突出的端部进行铆接加工,从而形成与大径部131X在轴向上相对且与大径部131X一起从轴向上的两侧夹持轴承固定部的平板状的铆接部132X。
不过,在采用上述结构来固定轴承和轴承固定部时,轴承并不朝径向外侧强力地抵接轴承固定部,因此,防止轴承相对于轴承固定部旋转的能力不足,特别是在要求高转矩的情况下,轴承容易相对于轴承固定部旋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能以简单的结构防止轴承从轴承固定部脱落并防止轴承相对于轴承固定部旋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具有固定体和转子,所述固定体包括设有保持孔的轴承固定部以及保持于所述保持孔的轴承,所述转子包括被所述轴承支承成能旋转的转轴,其中,在所述保持孔的轴向上的第一侧的开口周缘设置有第一倒角部,所述轴承具有承接部和卡定部,所述承接部从轴向上的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与所述轴承固定部抵接,所述卡定部从轴向上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倒角部抵接而在轴向和径向上同时对所述轴承固定部施力。
此处,“轴向”是指转轴的旋转轴线的延伸方向,“径向”是指以转轴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径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在轴承固定部的保持孔的轴向上的第一侧的开口周缘设置有第一倒角部,轴承具有承接部和卡定部,承接部从轴向上的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与轴承固定部抵接,卡定部从轴向上的第一侧与第一倒角部抵接而在轴向和径向上同时对轴承固定部施力,因此,能以简单的结构防止轴承从轴承固定部脱落并防止轴承相对于轴承固定部旋转。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中,优选所述卡定部是通过铆接加工而变形形成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卡定部是通过铆接加工而变形形成的,因此,能简单地形成卡定部。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中,优选所述卡定部的轴向上的第一侧的面以越靠径向内侧则越靠轴向上的第二侧的方式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卡定部的轴向上的第一侧的面以越靠径向内侧则越靠轴向上的第二侧的方式倾斜,因此,在沿轴向施力进行铆接加工来形成卡定部时,能一次性地实现使轴承朝径向外侧扩展的作用以及将轴承沿轴向按压于轴承固定部的作用。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中,优选在所述保持孔的轴向上的第二侧的开口周缘设置有第二倒角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379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导流板和刀盘翼的碎浆机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打浆、旋耕通用刀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