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弹簧复位功能的埋线针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27776.7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5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季正斌;季邈墨涵;陈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智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孙柳 |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弹簧 复位 功能 埋线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弹簧复位功能的埋线针。该种具有弹簧复位功能的埋线针包括:针柄单元,针柄单元包括:针柄、针体,针体连接于针柄的上端,针柄上设置有旋转部,通过旋转部驱动针柄转动;针帽单元,针帽单元包括:针帽、针芯,针芯连接于针帽,针芯插设于针体中;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于针柄与针帽之间,弹性件对针帽施加背离针柄一侧方向的外力。在使用该种具有弹簧复位功能的埋线针时,手持旋转部,另一只手推动针帽进行注射埋线,针帽同时压缩弹性件,在完成注射后,松开针帽,弹性件对针帽施加弹力,从而使得针芯从皮肤中退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埋线针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弹簧复位功能的埋线针。
背景技术
埋线针是针灸学医用器具,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整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埋线针在使用时,通常有两种使用方式,一种是注射埋线法,另一种是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法,再采用注射式埋线法时,需要人工手动将针芯退出,该种操作方式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具有弹簧复位功能的埋线针,实现自动退出针芯的功能,而不需要人工进行退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弹簧复位功能的埋线针,包括:
针柄单元,所述针柄单元包括:针柄、针体,所述针体连接于所述针柄的上端,所述针柄上设置有旋转部,通过旋转部驱动所述针柄转动;
针帽单元,所述针帽单元包括:针帽、针芯,所述针芯连接于所述针帽,所述针芯插设于所述针体中;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针柄与所述针帽之间,所述弹性件对所述针帽施加背离所述针柄一侧方向的外力。
在使用该种埋线针时,手持旋转部,另一只手推动针帽进行注射埋线,针帽同时压缩弹性件,在完成注射后,松开针帽,弹性件对针帽施加弹力,从而使得针芯从皮肤中退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部为圆柱形结构。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圆柱形的旋转部,便于人工转动该种埋线针,从而进行旋转式埋线作业、即对折埋线V型埋线法。
进一步地:所述针柄还设置有防滑部。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防滑部便于人工稳定的握持针柄。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部为多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部为正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针帽包括:插柱、帽体,所述帽体设置于所述插柱的一端,所述针芯设置于所述插柱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压簧,所述压簧套设于所述插柱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弹性件,使得埋线后,扣入手指一松开,针芯能够自动退出,从而不需要人工进行退针操作;
2、通过设置旋转部,便于人工旋转该种埋线针,从而可以进行旋转式埋线法。即对折埋线V型埋线法。
3、通过设置防滑部,提高了人工握持针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针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针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智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智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277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通运输用高分子量聚乙烯吊索
- 下一篇:一种道路防蹭护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