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桩基础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69842.X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45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荣;聂仁君;韩国庆;杨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嘉誉诚建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7/14 | 分类号: | E02D27/14;E02D5/48;E02D5/72;E02D5/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桩基础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桩基础结构,其包括包括承载台和多根混凝土桩本体,多根混凝土桩本体安装于承载台的底部,混凝土桩本体包括桩身和桩靴,桩身垂直设置于承载台的底部,桩靴固定于桩身的底部,桩身两侧的外壁均沿桩身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加固部;该实用新型专利具有提高桩基础结构抗拔能力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桩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鉴于桩基础能有效抑制沉降、控制不均匀沉降以及可实现高质量、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受环境影响小、用途广泛等各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深厚的淤泥及饱和软粘土地基上修建构筑建筑物,其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关技术,公告号为CN207130761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的桩基础结构,包括标志桩本体,标志桩本体包括承载台、第一混凝土桩本体和第二混凝土桩本体,第一混凝土桩本体和第二混凝土桩本体均安装于承载台的底部;通过第一混凝土桩本体和第二混凝土桩本体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防止标志桩本体在软土地层处发生倾斜和下沉。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混凝土桩本体和第二混凝土桩本体的外壁没有设置抗拔结构,因此该桩基础的抗拔性能差,故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桩基础结构的抗拔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桩基础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桩基础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桩基础结构,包括承载台和多根混凝土桩本体,多根所述混凝土桩本体安装于承载台的底部,所述混凝土桩本体包括桩身和桩靴,所述桩身垂直设置于承载台的底部,所述桩靴固定于桩身的底部,所述桩身两侧的外壁均沿桩身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加固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桩基础结构在安装时,在地面进行打出桩孔孔,再在桩孔的孔壁打出侧孔,将混凝土浇筑与桩孔和侧孔内,以成型出混凝土桩本体,桩靴与软土地层下方的硬质地层抵接,同时,桩身两侧的外壁的加固部置于软质地层内部,通过将加固部与软土地层内部的土体紧密接触形成摩擦阻力,以提高该桩基础结构的抗拔性能。
优选的,所述桩身同一侧外壁的加固部的数量设置为三至五个之间,位于所述桩身同一侧外壁的加固部呈间隔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加固部的数量低于三个,加固部与软土地层内部的土体紧密接触形成摩擦阻力较小,则会使得整个桩基础结构的抗拔性能达不到施工要求;若加固部的数量超出五个,桩基础结构的抗拔性能超出了标准的施工要求,即加固部的数量超出了标准要求,由于超出的该部分加固部是用到建材资源加工制成的,因此,超出的该部分加固部间接造成了建材资源上的浪费。
优选的,所述桩靴为梯台型设置,所述桩靴宽度较小的一端的端面与桩身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桩靴为梯台型设置,以使桩靴的底部与桩孔下方的硬质土层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间接提高了该桩基础结构的承托能力。
优选的,所述桩靴的底部设置有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板可以减少桩身下压时桩靴底部底部遭到破坏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桩身的顶部设置有桩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桩本体在桩孔内浇筑成型后,可通过工具对桩帽进行小幅度的敲击,以使混凝土桩本体与软质土层的连接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承载台通过浇筑的方式与桩身固定,所述桩帽的顶部设置有多根连接锚,所述连接锚位于承载台内部且与承载台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锚位于承载台内部且与承载台固定连接,进而能够加固桩帽与承载台之间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嘉誉诚建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嘉誉诚建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698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