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井水回用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65497.2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8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旭;李伟;王维;李保震;张学仕;张晓恒;董建华;王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永新环保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10 |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赵宝琴 |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用处 系统 | ||
1.一种矿井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沉池,内部设有第一隔墙,所述第一隔墙将所述预沉池内部分割为底部连通的预沉缓冲区和预沉沉淀区,所述预沉缓冲区用于流入矿井水,所述预沉沉淀区连接有第一排水泵;
混凝沉淀过滤一体池,内部间隔设有多道第二隔墙,多道所述第二隔墙将所述混凝沉淀过滤一体池的内部分割为依次相邻的混凝反应区、絮凝反应区、混凝沉淀区和V型过滤区;其中,所述混凝反应区与所述第一排水泵连接,所述混凝反应区与所述絮凝反应区的底部连通,所述混凝沉淀区与所述絮凝反应区的顶部连通,所述V型过滤区与所述混凝沉淀区的顶部连通;所述V型过滤区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排水泵;
超滤产水池,连接有超滤装置和第三排水泵,所述超滤装置与所述第二排水泵连接;
反渗透装置,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排水泵连接;
反渗透浓水池,与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浓水输出端连接,用于容纳所述反渗透装置排出的浓盐水;
反渗透产水池,与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淡水输出端连接,用于容纳所述反渗透装置排出的淡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区内还设有第三隔墙,所述第三隔墙将所述混凝沉淀区分割为底部连通的注水腔和沉淀腔,所述注水腔与所述絮凝反应区的顶部连通,所述沉淀腔与所述V型过滤区的顶部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井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腔的中部设有用于隔档悬浮物的斜管填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装置包括一级反渗透组件和浓水反渗透组件;其中,所述一级反渗透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排水泵连接,所述一级反渗透组件的淡水输出端与所述反渗透产水池连接;所述浓水反渗透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一级反渗透组件的浓水输出端连接,所述浓水反渗透组件的淡水输出端与所述反渗透产水池连接,所述浓水反渗透组件的浓水输出端与所述反渗透浓水池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矿井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浓水池包括间隔设置的一级浓水池和二级浓水池;所述一级浓水池与所述一级反渗透组件的浓水输出端连接,且所述一级浓水池连接有第四排水泵,所述第四排水泵与所述浓水反渗透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二级浓水池与所述浓水反渗透组件的浓水输出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矿井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浓水池连接有第五排水泵,所述第五排水泵用于连接煤场降尘设备;所述反渗透产水池连接有第六排水泵,所述第六排水泵用于连接工厂的淡水管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过滤区内设有石英砂滤层,所述第二排水泵连接于所述石英砂滤层的下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设有用于向所述混凝反应区内排放助凝剂的第一加药罐,还设有用于向所述絮凝反应区内排放絮凝剂的第二加药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过滤区与所述第二排水泵之间设有过滤产水池,所述过滤产水池位于所述V型过滤区的下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沉沉淀区内设有刮吸泥装置,所述刮吸泥装置用于刮除所述预沉沉淀区底部的沉淀物,并将沉淀物排出所述预沉沉淀区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永新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永新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654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荧光显微镜的光源系统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耐火型铝合金门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