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28531.9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68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禹;李宏生;王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天有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Q3/14 | 分类号: | B60Q3/14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荣玲 |
| 地址: | 152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仪表 背光源 安装 结构 | ||
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属于汽车零件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现有的汽车仪表背光源结构导致仪表过后,散热效果不好,拆装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铝壳、膜材、胶框和屏圈,两块膜材放置在铝壳上,胶框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铝壳上,胶框与铝壳之间具有膜材,屏圈加工有开口,铝壳从屏圈背部放入并固定。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减少了传统背光源结构中的铝后壳壁厚,降低了成本的同时,有效减少了仪表的厚度,是仪表的散热效果增强,并且内部结构简单,便于拆装和维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属于汽车零件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盘是反应车辆各系统工作状况的装置,常见的有燃油指示灯、清洗液指示灯、电子油门指示灯、前后雾灯指示灯及报警灯;不同汽车的仪表不尽相同,但是一般汽车的常规仪表有车速里程表、转速表、机油压力表、水温表、燃油表、充电表等。现代汽车仪表盘的面膜下制作了各式各样的指示灯或警报灯,例如冷却液液面警报灯、燃油量指示灯、清洗器液面指示灯、充电指示灯、远近光变光指示灯、变速器档位指示灯、制动防抱死系统指示灯、驱动力控制指示灯、安全气囊警报灯等。
汽车仪表盘分为指针仪表盘和液晶仪表盘,而液晶仪表盘的优点是耐用,并且不受光线限制,夜间显示更加清楚;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汽车得到越来越普遍的使用,同时内饰仪表及中控的美观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重视,现在汽车仪表及中控的液晶显示屏一般采用背光源的发光形式,传统背光源结构一般为金属下壳配合上面塑料胶框一起卡接的固定形式,内部为灯条膜片等,使用传统背光源时,通常采用前装方式,固定到屏圈底面;在仪表中,膜材的作用是将灯条发出的光通过折射等方式使之稳定均匀的发散,胶框在仪表中的作用是固定膜材,屏圈在仪表中的作用是固定玻璃、固定铝壳和后壳,在使用传统背光源时,屏圈还起着固定背光源的作用;铝壳在仪表中的作用是增强仪表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但目前现有的传统背光源还存在以下缺陷:
1.目前现有的汽车仪表盘背光源结构采用前装的方式进行安装,这种装配方式为将膜材和灯条放入背光源铝后盖中,将胶框通过卡扣扣在背光源铝后盖上,组成一个封闭的背光源模组,将背光源模组安装至屏圈,用螺钉固定,将铝壳扣在屏圈上,使用螺钉固定(如图8所示);这种安装方式导致仪表过厚,当其中部分零件损坏时维修困难,拆装需要专业的人士以及较长的工作时间;
2.传统的背光源结构导致仪表盘厚度比较大,因此仪表盘在工作时间过长时散热效果不好,长时间的工作容易导致背光源内部结构较热,导致零件的损坏。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容易拆装,内部结构较为简单的背光源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现有的背光源结构导致仪表过厚,散热效果不好,拆装不方便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包括铝壳、膜材、胶框和屏圈,两块膜材放置在铝壳上,胶框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铝壳上,胶框与铝壳之间具有膜材,屏圈加工有开口,铝壳从屏圈背部放入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胶框上具有卡扣,所述铝壳上加工有安装孔,胶框的卡扣卡接在铝壳的安装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铝壳上开有膜材放置区,膜材放置在铝壳的膜材放置区内。
进一步的,所述铝壳上加工有第二安装孔,屏圈上加工有第三安装孔,安装柱穿过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将铝壳固定在屏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膜材上安装有灯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天有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黑龙江天有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285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键盘与皮套能够分离的键盘皮套
- 下一篇:输入过压保护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