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体零件内腔局部环形聚料的热收口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15299.8 | 申请日: | 2020-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92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焦大勇;张继增;刘从雷;张峰;李光磊;李庆菲;王前永;季乐民;李锐;侯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北方滨海机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邓鸣 |
| 地址: | 255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零件 局部 环形 收口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口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回转体零件内腔局部环形聚料的热收口模具。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设计合理,利用回转体工件毛坯热收口过程,可靠的实现了内腔局部环形聚料,实现了毛坯的近净成形,提高了材料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包括:套筒,固定于压机工作台内;设置于套筒内的下垫板;固定于下垫板顶部的支撑筒;设置于支撑筒内的退料导向机构;与所述退料导向机构固定连接的小顶杆;固定于小顶杆另一端的退料套;与所述退料套外壁套装的凹模;与所述退料套内壁套装的成型下冲;以及设置于支撑筒顶部,用于固定凹模的压圈。所述凹模底端与成型下冲底端均与退料导向机构抵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口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回转体零件内腔局部环形聚料的热收口模具。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领域中,对于回转体零件,出于结构和性能要求,在内形设计中会出现内腔直径尺寸大,口部设有直径较小的环形台阶。为提高零件强度和材料利用率,传统锻造工艺中一般对其毛坯采用反向挤压+热收口方式进行生产;但是对内腔直径差别较大的零件,必须依靠缩小毛坯内腔直径来保证有足够的收口余量,从而造成材料浪费,生产成本增大。为减少毛坯重量,提高材料利用率,需在热收口过程中对零件毛坯内腔进行局部环形聚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回转体零件内腔局部环形聚料的热收口模具,该模具构思巧妙、设计合理,利用回转体工件毛坯热收口过程,可靠的实现了内腔局部环形聚料,实现了毛坯的近净成形,提高了材料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转体零件内腔局部环形聚料的热收口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固定于压机工作台内;设置于套筒内的下垫板;固定于下垫板顶部的支撑筒;设置于支撑筒内的退料导向机构;与所述退料导向机构固定连接的小顶杆;固定于小顶杆另一端的退料套;与所述退料套外壁套装的凹模;与所述退料套内壁套装的成型下冲;以及设置于支撑筒顶部,用于固定凹模的压圈。所述凹模底端与成型下冲底端均与退料导向机构抵接。
压圈通过压块压合在凹模上,压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筒顶部。
优选的,所述退料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筒内的退料盘;固定于退料盘底部的大顶杆;设置退料盘上方的退料板;以及设置于退料板上的固定圈;所述大顶杆另一端贯穿所述套筒底部,所述小顶杆一端与退料盘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退料板、固定圈后与退料套固定连接,所述凹模底端与固定圈抵接,所述成型下冲与退料板抵接。
通过在支撑筒内设置阶梯孔将退料板设置于退料盘上方。
优选的,还包括施压机构,所述施压机构包括上模板,设置于套筒上方,与压力机滑块固定连接;拉杆,其一端固定于上模板底部,另一端贯穿压机工作台;下拉板,固定于拉杆底部,用于抵接大顶杆;以及固定于上模板上,与所述凹模位置对应的成型上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凹模、成型下冲、固定圈和退料套实现回转体工件毛坯的内腔局部环形聚料,有效地减少了毛坯的重量,同时通过锻造成形对零件内腔的环形台阶强度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该模具构思巧妙、设计合理,利用回转体工件毛坯热收口过程,可靠的实现了内腔局部环形聚料,实现了毛坯的近净成形,提高了材料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上模板;2、上冲;3、凹模;4、压圈;5、退料套;6、成型下冲;7、固定圈;8、小顶杆;9、退料板;10、退料盘;11、支撑筒;12、下垫板;13、大顶杆;14、压块;15、套筒;16、拉杆;17、下拉板;18、压机工作台;19、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北方滨海机器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北方滨海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152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壁件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印刷专色油墨调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