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性炭吸附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94394.0 | 申请日: | 2020-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75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禹承刚;钱英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格里芬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刘计成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吸附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性炭吸附系统,包括主吸附设备和副吸附设备,所述主吸附设备的进气口和进气主管道连通,所述主吸附设备的排气口和排气主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排气主管道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排气支管道和第二排气支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排气支管道和所述副吸附设备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副吸附设备的排气口和第三排气支管道连通,所述排气主管道中设有用于探测NH3和H2S浓度的探测头,所述第一排气支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排气支管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本实用新型实时监测经主吸附设备排出的废气是否达标,若发现不达标后,则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改变排气流向,从而确保排气排放达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性炭吸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化工厂、化工车间生产加工时经常会产生一些危害人体安全的有机废气,这些有机废气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从而影响人体生命安全;现有的吸附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存在吸附效果不理想,排出的废气不达标等问题。
所以,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活性炭吸附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吸附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性炭吸附系统,包括主吸附设备和副吸附设备,所述主吸附设备的进气口和进气主管道连通,所述主吸附设备的排气口和排气主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排气主管道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排气支管道和第二排气支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排气支管道和所述副吸附设备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副吸附设备的排气口和第三排气支管道连通,所述排气主管道中设有用于探测NH3和H2S浓度的探测头,所述第一排气支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排气支管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一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和所述探测头、所述第一电磁阀及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主吸附设备和所述副吸附设备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长方体结构,包括位于中间的吸附区和位于两端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壳体上于所述吸附区的位置设有检修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检修门的边缘处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吸附区设有框架,所述框架中设有活性炭框,所述活性炭框中设有活性炭。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框架中设有滑轨,所述活性炭框的底部设有和所述滑轨对应的导向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实时监测经主吸附设备排出的废气是否达标,若发现不达标后,则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改变排气流向,从而确保排气排放达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主吸附设备;2、副吸附设备;3、进气主管道;4、排气主管道;5、第一排气支管道;6、第二排气支管道;7、第三排气支管道;8、探测头;9、第一电磁阀;10、第二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格里芬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格里芬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943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电子钢琴
- 下一篇:连栋温室轨道打叶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