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搅拌罐的支撑结构及卧式搅拌罐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95777.2 | 申请日: | 2020-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3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明;张涛;彭期伟;吴进涛;吴印;刘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7/04 | 分类号: | B01F7/04;C05F17/90;C05F17/96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代春 |
| 地址: | 40008***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搅拌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搅拌罐的支撑结构及卧式搅拌罐。卧式搅拌罐的支撑结构,包括横向设置的罐体和设在罐体内的搅拌轴,搅拌轴上套设有支撑部件,支撑部件上伸出有连接杆,连接杆的自由端与罐体上半部分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杆为可弯曲、伸缩的弹性件。采用本实用新型,支撑部件的连接杆位于罐体上半部分,减少了对罐体下半部分物料的阻挡,增强了罐体内物料的流动性;连接杆为弹性件,当罐体内物料摊铺不均匀或搅拌轴受到物料的挤压产生形变时,整根搅拌轴依据物料的状态对搅拌轴的位置进行调节,连接杆为变形的搅拌轴提供了回复原位的力的作用,保证搅拌轴的持续转动,利于物料在罐体内顺利地推进,有效地防止了搅拌轴的卡阻和下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结构,特别是一种卧式搅拌罐的支撑结构及卧式搅拌罐。
背景技术
卧式搅拌罐主要用于干式厌氧发酵,或干式好氧制有机肥反应等生物质有机废弃物的处理领域。传统的大型卧式发酵消化器或反应器罐体长度常常大于 30m,内部搅拌轴因其自身绕度原因,需要在合适的区域施加底部支撑部件,以抵消搅拌轴的下垂。支撑部件会在罐体的下部形成阻挡,影响罐内物料流动;尤其是当罐体内混合物料的含固率达到25%以上时,物料自身已不具备流动性,此时支撑部件会导致罐体内出现物料推流不畅的现象,同时,罐体内容易出现卡阻,导致搅拌轴转动不畅,搅拌桨也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为卧式搅拌罐的搅拌轴增加支撑部件时,搅拌罐内物料容易出现卡阻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止搅拌轴卡阻和下垂的卧式搅拌罐的支撑结构及卧式搅拌罐。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卧式搅拌罐的支撑结构,包括横向设置的罐体和设在罐体内的搅拌轴,搅拌轴上套设有支撑部件,支撑部件上伸出有连接杆,连接杆的自由端与罐体上半部分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杆为可弯曲、伸缩的弹性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搅拌轴上设有支撑部件,支撑部件对搅拌轴的起到支撑的作用;由于支撑部件的连接杆位于罐体上半部分,减少了对罐体下半部分物料的阻挡,增强了罐体内物料的流动性;此外,连接杆为弹性件,搅拌轴也具有一定的弹性,搅拌轴中部产生一定的变形时依旧可以转动,因而当罐体内物料摊铺不均匀、搅拌轴受到物料的挤压产生形变或罐内有大块异物而阻挡搅拌轴转动时,整根搅拌轴可以通过连接杆的弹性功能,依据物料的状态对搅拌轴的位置进行调节,连接杆为变形的搅拌轴提供了回复原位的力的作用,使得搅拌轴不至于变形过大,保证了搅拌轴的持续转动,有利于物料在罐体内顺利地推进,有效地防止了搅拌轴的卡阻和下垂。
进一步地,连接杆上设有弹性段,连接杆的形变依托弹性段实现;弹性段内设有软质橡胶或弹簧。连接杆仅部分段为弹性段,简化连接杆的结构,也方便弹性段损坏后的更换,降低维修更换成本。
进一步地,弹性段包括中部开设有导向孔的导向件,连接杆穿设在导向孔内,连接杆外套设有弹簧;导向件和连接杆的径向均固定或伸出有限位盘,两个限位盘通过限位柱相连,限位盘沿限位柱的轴向滑动连接;弹簧位于两个限位盘之间。通过在导向件和连接杆间设置弹簧,使得弹性段在变形后能回复原位,即搅拌轴回复原位;而弹性段还设有限位盘,通过滑动连接的限位盘和限位柱,将两个限位盘的最大距离限定,即限定了弹性段的最大拉伸距离;而最大压缩距离则有弹簧来限定。
进一步地,限位盘呈方形,连接杆位于限位盘的中部,限位柱有四根且均匀分布在限位盘的四周;限位柱的两端沿径向外凸有限位部,限位盘位于两个限位部之间。限位盘中部设有连接杆,四周设有限位柱,使得弹性段的受力均匀,稳定性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卧式搅拌罐,包含上述卧式搅拌罐的支撑结构,搅拌轴的轴向固定有多个搅拌叶片,搅拌叶片分布在搅拌轴轴向的不同位置,相邻搅拌叶片在搅拌轴径向的相位不同。多个不同相位分布的搅拌叶片有利于罐体内物料的均匀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957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灌溉的园林用水设施
- 下一篇:一种海绵城市排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