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压1.5V输出的充电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84871.8 | 申请日: | 202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7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小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越超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2 | 代理人: | 李慧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5 输出 充电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电池领域,尤指一种恒压1.5V输出的充电电池。储能由镍氢材料改用锂离子材料,增大了电池容量,提高了电池循环寿命。采用了成品锂离子电池嵌入电池外壳,解决了电解液与电池外壳直接接触引起的系列问题。电池内置降压稳压电路。先把电池电压由3.7V降至1.5V,再稳压电路稳定1.5V电压输出,满足了负载对电池电压稳压的需求,保障了设备动力输出的平稳或仪器的测量精度及灵敏度。充电管理电路提高电池的充电效率,保证了充电过程中的安全,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充电指示灯直观电池的充电过程;而且电池内置充电保护、放电保护、过流温度保护等功能,避免电池在使用时过充或过放或过流导致损坏电池,保障了电池在充放电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电池领域,尤指一种恒压1.5V输出的充电电池。
背景技术
AA(5号),AAA(7号)是一种常用电池。在测量仪器(如万用表),医疗设备(如手持红外测体温仪),娱乐设备(如无线麦克风),无线遥控(如航模),安防设备(如无线摄像机),健身器材(如计步器)等领域经常会用到。
目前常用的AA(5号),AAA(7号)充电电池都用镍氢,镍镉(不环保)材料生产,这种材料比容量低,循环寿命短,使用上不经济
常用的AA(5号),AAA(7号)充电电池由于内部不能设置充电,放电保护电路,使用时会造成过充过放而带来安全隐患(爆炸或起火)。且这种电池中的电解液(强碱)直接与钢壳接触,易腐蚀钢壳和密封圈,造成电池漏液,表面生锈.另这种电池放电时(带负载时),电池电压是线性下降的,带动力负载时,会使输出动力下降,不平稳给芯片供电时,会使芯片工作不稳定出错,用在测量仪表上时,会降低测量精度.另这种电池内部没有充电管理电路,电池电压越低时,反面充电电池越大,这样不但会造成浮充而且会降低电池材料的化学性能,更严重造成电池内部短路,引起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压1.5V输出的充电电池,电池内置降压稳压电路,稳定1.5V电压输出,满足了负载对电池电压稳压的需求,保障了设备动力输出的平稳或仪器的测量精度及灵敏度。同时电池内置了充电管理电路,实现了对电池充电,提高充电效率,保证了充电过程中的安全,延长电池使用寿命。而且电池内置充电保护、放电保护、过流保护等功能,避免电池在使用时过充或过放或过流导致损坏电池,保障了电池在充放电时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恒压1.5V输出的充电电池,包括电池外壳、锂电池、PCBA板;其中所述锂电池、PCBA板均内置在电池外壳内部;其中PCBA板设置有IC、对锂电池放电的放电管理电路、对锂电池充电的充电管理电路;其中锂电池的正极与IC的BAT引脚连接,锂电池的负极接地;放电管理电路包括降压稳压电路,该降压稳压电路包括外部电感L1、输出电容C2、设置在IC内部的控制逻辑单元、驱动单元、P-MOS管Q1、第二N-MOS管Q2,其中所述控制逻辑单元通过驱动单元分别与P-MOS管Q1、第二N-MOS管Q2连接,且P-MOS管Q1、第二N-MOS管Q2分别连接在IC的SW引脚,其中所述外部电感L1的一端与IC的SW引脚连接,且外部电感L1的另一端与输出电容C2正极连接,输出电容C2的负极接地,其中所述IC的OUT引脚与输出电容C2正极连接,且输出电容C2正极构成输出端Vout,并输出恒压1.5V;充电管理电路包括充电电流设定电阻R2、设置在IC内部的充电控制逻辑单元,其中IC的ISET引脚与充电控制逻辑单元连接,且充电电流设定电阻R2一端与ISET引脚连接,充电电流设定电阻R2一端接地。
进一步,放电管理电路还包括位于IC内部的第三N-MOS管(Q3),IC内部的BAT引脚通过第三N-MOS管(Q3)与IC内部的OUT引脚连接。
进一步,所述放电管理电路还包括位于IC内部的过电流保护电路、位于IC内部的短路保护电路、位于IC内部的第一过热保护电路、位于IC内部的限流检测器,其中过电流保护电路、短路保护电路、第一过热保护电路、限流检测器均与控制逻辑单元电性连接,限流检测器还与驱动单元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小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小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48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