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橡胶支座加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74056.3 | 申请日: | 2020-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0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丁伟;李正华;宋赖福;王钟锐;丁晖声;邓磊;林澎;潘宇倩;孙荣敏;李宁飞;李佳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工学院;柳州华威合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5/78 | 分类号: | B29C65/78 |
| 代理公司: | 广西中知国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31 | 代理人: | 谭连香 |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支座 加工 装置 | ||
1.一种橡胶支座加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具定位件(2),用于定位橡胶支座模具(200);
胶片送料机构(3),包括用于吸取胶片(300)的胶片吸盘(31)及与胶片吸盘(31)连接的胶片吸盘驱动件(33);及
金属片送料机构(4),包括用于吸取金属片(500)的金属片吸盘(41)及与金属片吸盘(41)连接的金属片吸盘驱动件(43);
在胶片吸盘驱动件(33)及金属片吸盘驱动件(43)的驱动下,胶片吸盘(31)及金属片吸盘(41)能够相互配合,以将胶片(300)及金属片(500)交替运送至被模具定位件(2)定位的橡胶支座模具(200)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支座加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金属片吸盘(41)包括盘体(411)、吸附头(413)及若干限位爪(415),盘体(411)的一端面与金属片吸盘驱动件(43)连接,吸附头(413)装设于盘体(411)背向金属片吸盘驱动件(43)的端面上,若干限位爪(415)均与盘体(411)连接并环绕吸附头(413)间隔分布,每一限位爪(415)面向吸附头(413)的内侧能够与金属片(500)的外周壁接触,每一限位爪(415)背向吸附头(413)的外侧能够与橡胶支座模具(200)的内壁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橡胶支座加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若干限位爪(415)沿以吸附头(413)为圆心的圆环间隔分布,每一限位爪(415)包括连接板(416)及限位板(417),连接板(416)沿盘体(411)的径向延伸且一端与盘体(411)连接,限位板(417)与连接板(416)垂直且限位板(417)的一端与连接板(416)相对盘体(411)的一端连接,限位板(417)位于连接板(416)面向吸附头(413)的一侧;限位板(417)面向吸附头(413)的内侧能够与金属片(500)的外周壁接触,限位板(417)背向吸附头(413)的外侧能够与橡胶支座模具(200)的内壁接触;限位板(417)相对连接板(416)一端的内外两侧均设有倒角(41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支座加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胶片吸盘驱动件(33)包括第一水平驱动组件(34)及第一升降驱动组件(35),第一升降驱动组件(35)与第一水平驱动组件(34)连接,胶片吸盘(31)装设于第一升降驱动组件(35)上,在第一升降驱动组件(35)与第一水平驱动组件(34)的配合下,能够驱动胶片吸盘(31)在胶片存放位置及橡胶支座模具(200)之间运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支座加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金属片吸盘驱动件(43)包括第二水平驱动组件(44)及第二升降驱动组件(45),第二升降驱动组件(45)与第二水平驱动组件(44)连接,金属片吸盘(41)装设于第二升降驱动组件(45)上,在第二升降驱动组件(45)与第二水平驱动组件(44)的配合下,能够驱动金属片吸盘(41)在金属片存放位置及橡胶支座模具(200)之间运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橡胶支座加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第一升降驱动组件(35)包括第一升降导轨(351)及第一升降电机(353),第一升降导轨(351)竖向设置并与第一水平驱动组件(34)滑动连接,第一升降导轨(351)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一蜗条(352),第一升降电机(353)装设于第一水平驱动组件(34)上并连接有第一蜗杆(354),第一蜗杆(354)与第一蜗条(352)啮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橡胶支座加工装置(100),其特征在于,第二升降驱动组件(45)包括第二升降导轨(451)及第二升降电机(453),第二升降导轨(451)竖向设置并与第二水平驱动组件(44)滑动连接,第二升降导轨(451)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二蜗条(452),第二升降电机(453)装设于第二水平驱动组件(44)上并连接有第二蜗杆(455),第二蜗杆(455)与第二蜗条(452)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工学院;柳州华威合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工学院;柳州华威合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740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