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电作业绝缘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74052.5 | 申请日: | 2020-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10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程敏;黄志康;李鹏;张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8/00;B25J1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42 | 代理人: | 唐绍焜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电作业 绝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电作业绝缘杆,包括:驱动组件,其内设有无框电机;传动组件,与所述无框电机电机轴连接,用于传递转矩;对接组件,用于与工具对接,其前端与所述传动组件末端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精巧,采用无框电机进行轻型化的设计,符合机械臂的负载;且能够输出较大的力矩,提高夹线等作业的可靠性。通过本发明可以代替人工手持绝缘杆作业,规避了事故的风险,内杆和外杆屏蔽了机器人与电缆的接触,保护了机器人的元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电作业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电作业绝缘杆。
背景技术
带电作业是电力行业中技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的常见作业方式,目前,市面上最为常见的带电作业方式主要是绝缘杆操作法,作业工人手持绝缘杆与各种工具进行快速换接,可以在地面或斗臂车实现远距离勾,拉,转,断,接等动作,该绝缘操作杆从重量,体积,使用步骤角度来看,都对工人的能力提出了很大的要求,由于带电作业属于精细化作业的范畴,绝缘杆的长度不仅影响了作业精细和质量,也对工人的人身安全增加了风险。近年来,机器人作业开始进入带电作业领域,那么有必要提供一种带电作业机器人上的无框电机绝缘杆,实现机器人与电缆的绝缘屏蔽,保护了机器人上的元器件,代替了人工作业,减轻了人工作业的难度和负荷,提高了作业的精度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针对带电作业时手动绝缘杆存在重量大,费力,对工人作业精度要求较高,对工人人身安全有风险等缺陷,公开了一种带电作业绝缘杆,通过无框电机驱动末端工具实现不同的作业,无框电机具有输出大扭矩,重量轻等优点,整个结构设计精巧,操作简单,可靠性和适用性较强。
技术方案:
一种带电作业绝缘杆,包括:
驱动组件,其内设有无框电机;
传动组件,与所述无框电机电机轴连接,用于传递转矩;
对接组件,用于与工具对接,其前端与所述传动组件末端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谐波减速器,其柔轮与所述无框电机固连,其波发生器与所述无框电机的电机轴固连,其钢轮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传动组件固连。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操作杆及套设在所述操作杆外的绝缘外杆,所述绝缘外杆与所述驱动组件固连,所述操作杆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出轴和所述对接组件的驱动转轴固连。
在所述传动组件两端均设置有尼龙隔套,所述尼龙隔套设置在所述操作杆与所述绝缘外杆之间。
所述传动组件为两端对称结构,所述操作杆两端均固连有操作杆转接头,所述操作杆转接头分别与所述输出轴及所述驱动转轴对接。
所述操作杆两端均开设有内孔,所述操作杆转接头末端压入所述内孔内,并通过套设在所述操作杆外的销接紧固圈及弹性销固连。
所述输出轴和所述驱动转轴均设计为六方轴,所述操作杆转接头前端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六方孔,通过二者对应配合实现所述操作杆转接头与所述输出轴及所述对接组件的对接。
在所述驱动组件下方固定安装有绝缘杆固定套,所述绝缘杆固定套下端开设有内孔,所述绝缘外杆上端固定在所述绝缘杆固定套下端的内孔内。
在所述无框电机上设置有用于读取其电机轴当前转动角度及位置的磁编码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机构结构简单,设计精巧,采用无框电机进行轻型化的设计,符合机械臂的负载;
2、通过无框电机能够输出较大的力矩,提高夹线等作业的可靠性;
3、代替人工手持绝缘杆作业,规避了事故的风险,内杆和外杆屏蔽了机器人与电缆的接触,保护了机器人的元件。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740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保喷药装置
- 下一篇:电阻切脚机的防卡料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