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风自行车鞍座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47975.1 | 申请日: | 202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4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威嘉自行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J1/28 | 分类号: | B62J1/28;B62J1/02;B62J6/26;B62J6/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172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风自行车鞍座,包括鞍座本体、凹槽、透气孔、吸湿层、纳米结构层、后尾射灯、支撑架、挡片、缓冲球、螺栓和固定片,所述透气孔开设在鞍座本体中,凹槽的两侧设有吸湿层,所述吸湿层的一侧设有后尾射灯,支撑架尾部与鞍座本体的尾部之间设有缓冲球,本实用利用透气孔的穿透,能使空气流动,避免了运动时空气摩擦发热的效果,还通过吸湿层和纳米结构层的设计,使鞍座表面更加干爽舒适,纳米结构层还可以对吸收的汗液进行冷却化,使鞍座表面有清凉的感觉,还利用了后尾射灯的作用,提高了公路骑行的安全性,带有缓冲球的鞍座进一步增强了鞍座整体的缓冲效果,提高了骑行的舒适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疲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鞍座,具体是一种通风自行车鞍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鞍座的坐垫通风透气效果不好、缓冲性能不够强,长时间骑行会使臀部感觉到不舒服。高热运动时,不能降低温度,反而是不断地摩擦,增加温度,使其无法达到更高的吸湿和排气,严重的话容易造成痔疮等严重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自行车鞍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风自行车鞍座,包括鞍座本体、凹槽、透气孔、吸湿层、纳米结构层、后尾射灯、支撑架、挡片、缓冲球、螺栓和固定片,所述鞍座本体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凹槽,透气孔开设在凹槽中,凹槽的两侧设有吸湿层,且所述吸湿层安装在鞍座本体中,所述吸湿层的一侧设有后尾射灯,且所述后尾射灯安装在鞍座本体中,支撑架的头部通过固定片固定连接在鞍座本体的前部,支撑架尾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鞍座本体的尾部,所述的支撑架尾部与鞍座本体的尾部之间设有所述的缓冲球,该缓冲球带有通孔,所述的螺栓穿过该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纳米结构层嵌入设置在吸湿层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湿层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相对于凹槽对称。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球正常状态为接近球形,受压后变为椭球,所述的缓冲球为聚氨酯材质,具有良好的弹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支撑架的尾部为两个端头,均设有椭圆形的挡片,用于与鞍座本体底部夹紧缓冲球,椭圆形的挡片也使缓冲球受力均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透气孔的穿透,能使空气流动,避免了运动时空气摩擦发热的效果,还通过吸湿层和纳米结构层的设计,使鞍座表面更加干爽舒适,不会因为流汗而导致鞍座本体表面的打滑,纳米结构层还可以对吸收的汗液进行冷却化,使鞍座表面有清凉的感觉,有助于减少一些身体的危害,还利用了后尾射灯的作用,提高了公路骑行的安全性;带有缓冲球的鞍座通过在支撑架尾部与鞍座本体的尾部之间通过球形的缓冲部件进一步增强了鞍座整体的缓冲效果,提高了骑行的舒适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疲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通风自行车鞍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通风自行车鞍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通风自行车鞍座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威嘉自行车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威嘉自行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79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面块热泵微波联合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鱼类标本用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