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通风飞行模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43885.5 | 申请日: | 2020-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45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柱;付战平;孙忠云;周秀芝;胡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 |
| 主分类号: | G09B9/08 | 分类号: | G09B9/08 |
| 代理公司: | 郑州旭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5 | 代理人: | 高超 |
| 地址: | 26604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飞行 模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通风飞行模拟器,包括模拟座舱和通风机构,模拟座舱侧壁设有连通模拟座舱内部的舱体进风口,通风机构连接舱体进风口,通风机构包括导风管和送风管道,送风管道一端连通舱体进风口,送风管道另一端通过导风管连通外部空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通模拟座舱的通风机构,向模拟座舱内输入新鲜的外部空气或冷气,提高模拟座舱内部空气质量,保证模拟设备的充分散热,同时为操作员提供舒适的操作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模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通风飞行模拟器。
背景技术
视频透视式显示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混合现实视景模拟手段,其对飞行员模拟训练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飞行模拟训练通常采用模拟座舱、VR眼镜等组成的飞行模拟单元,视频透视式显示技术是通过在VR眼镜上加装摄像机,对摄像机采集到的视频流进行处理,把视频流中的纯色部分替换成虚拟场景,以实现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相结合的目的,使飞行员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采用视频透视式显示技术进行飞行模拟训练需要构建全视角的纯色显示背景。目前的视频透视式显示设备多包括飞行模拟器和设于外形模拟器外的视景系统,视景系统通过发光等形式为飞行模拟器内的操作人员构建纯色背景。但是,由于构造全视角视景对视景系统的结构、显示性能等具有一定要求,因此,目前的视频透视式显示设备在稳定性、可靠性、通风性能、操作便捷性及操作员舒适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通风飞行模拟器,能够提高模拟座舱内的通风换气效率,保证模拟设备散热的同时为操作员提供舒适的操作环境,且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外形美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通风飞行模拟器,包括模拟座舱和通风机构,模拟座舱侧壁设有连通模拟座舱内部的舱体进风口,通风机构连接舱体进风口;通风机构包括导风管和送风管道,送风管道一端连通舱体进风口,送风管道另一端通过导风管连通外部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管数量为两根,两根导风管对称设置于模拟座舱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管上端面设有多个导风口,模拟座舱上的舱体进风口与导风口一一对应,每个导风口和对应舱体进风口之间分别通过一个送风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管上端设有四个导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管包括连接部和连接于连接部前端的延伸部,两个导风管的连接部平行布置于模拟座舱左右两侧,两个导风管的延伸部平行布置于模拟座舱前方,两个延伸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连接部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连通模拟座舱的通风机构,向模拟座舱内输入新鲜的外部空气或冷气,提高模拟座舱内部空气质量,保证模拟设备的充分散热,同时为操作员提供舒适的操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模拟座舱;2、导风管;3、送风管道;4、连接部;5、延伸部;6、导风口;7、舱体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自通风飞行模拟器,包括模拟座舱1和通风机构,模拟座舱1侧壁设有连通模拟座舱1内部的舱体进风口7,通风机构连接舱体进风口7;通风机构包括导风管2和送风管道3,送风管道3一端连通舱体进风口7,送风管道3另一端通过导风管2连通外部空气。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模拟座舱1和通风机构,模拟座舱1内设有飞行模拟所需仪器,包括模拟系统、操作面板、VR眼镜等,模拟座舱1侧壁设有连通模拟座舱1内部的舱体进风口7,通风机构连接舱体进风口7并向模拟座舱1内输入新鲜空气或冷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38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