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尘散热的充电桩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43563.0 | 申请日: | 2020-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34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曹浩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易威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302 | 分类号: | B60L53/302;B60L53/31;B01D46/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保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4 | 代理人: | 汪浩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尘 散热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充电桩技术领域的一种防尘散热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防护机构、吸附机构、吹扫机构和操作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部,所述吸附机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左右两侧壁下侧,所述吹扫机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后侧壁下侧,该防尘散热的充电桩,结构设计合理,可实现在充电桩本体的内部形成气流循环,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其散热效率,实现快速散热的效果,有效保障了其内部元件的正常运行,同时有效避免了环境中的灰尘进入其内部,从根本上避免在充电桩内部形成灰尘堆积的现象,不仅提高了充电桩本体的工作效率,也大大增加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尘散热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为了实现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减排目标,大力推广并支持使用电动车作为出行的主要工具,电动车本身只需电力进行主要驱动,不排放二氧化碳,没有尾气污染,对于治理环境污染和减少尾气排放是非常有利的,而充电桩作为电动车唯一的充电工具,具有较高价值的发展前景。
随着充电过程的逐步进行,使得电流和电压也逐步提高,导致热量快速且大量产生,而现有的充电桩基本通过开设相应数量的散热孔来实现空气对流的散热方式,但是此种方式散热效果较差,无法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从而对充电桩的内部元件造成损坏,同时环境中的灰尘容易通过散热孔进入充电桩内,进而造成在充电桩内部形成堆积,大大降低了其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防尘散热的充电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散热的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现有的充电桩基本通过开设相应数量的散热孔来实现空气对流的散热方式,但是此种方式散热效果较差,无法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同时环境中的灰尘容易通过散热孔进入充电桩内,进而造成在充电桩内部形成堆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尘散热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防护机构、吸附机构、吹扫机构和操作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部,所述吸附机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左右两侧壁下侧,所述吹扫机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后侧壁下侧,所述操作机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侧壁,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侧壁且位于所述操作机构的上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右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所述吸附机构的内部开有排气孔,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后侧壁且位于所述吹扫机构的内部开有进气孔,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后侧壁且位于所述吹扫机构的上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支撑柱和遮挡板,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部中心处,所述遮挡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且所述遮挡板的顶部外形呈圆弧形形状。
优选的,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壳体、凹槽和板式除尘滤芯,所述凹槽分别开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上下两侧,所述板式除尘滤芯卡接在两个所述凹槽之间。
优选的,所述吹扫机构包括安装外壳、安装架、电机、扇叶、两组限位块和不锈钢烧结滤芯,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外壳的内侧壁左侧,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架的右侧壁中心处,所述扇叶插接在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两组所述限位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外壳的内腔上下两侧,所述不锈钢烧结滤芯卡接在两组所述限位块之间。
优选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固定板、操作面板和读卡器,所述操作面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壁左侧,所述读卡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壁右侧,且所述操作面板和所述读卡器的输出端均电性连接在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在电机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易威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易威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35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曲线段轨面标高的引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变形触摸一体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