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27680.8 | 申请日: | 2020-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79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任壮壮;童曦辉;林剑斌;庄均宝;徐文斌;李宝玉;陈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蓝海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B65G23/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慧宇中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3 | 代理人: | 胡燕 |
| 地址: | 510820 广东省广州市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装置,包括折叠驱动装置、折叠支架和折叠输送装置;折叠输送装置安装在折叠支架上,折叠驱动装置与折叠支架连接;折叠驱动装置沿自身的活动方向带动折叠输送装置活动;当发生火灾时,将输送装置向铰接的机架折叠;这时候两机架的连接断开;两机架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这样可以通过防火帘或其它防火件将两机架分隔开;这样可以减少损失;同时因为断开了机架的连接;这样当发生火灾时;可燃烧的物料减少;火情能及时得到控制;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使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花篮输送过程,是通过由电机驱动的单层传送带装置完成的,当需要将装有硅片的花篮输送至检验室内时,传送带正转;当检验人员将硅片取出后,将空花篮放回至传送带装置上,此时传送带倒转,以便将这些空花篮送回至原工位。然而,虽然该种传送带装置能够满足基本的使用需要,但由于该传送带装置仅依靠电机的正反转来实现双向传送,其传送效率较为低下,当生产负荷较大、硅片送检频繁时,易出现花篮无法及时送回而造成堆积现象,严重制约了产品流水线的整体产能。
在中国专利号为CN201220437239.1,公告日为2013.3.6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花篮传送装置,该花篮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供料传送带和回料传送带,且所述供料传送带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回料传送带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供料传送带相配合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回料传送带相配合的第二驱动装置。工作过程中,装有硅片的花篮经由所述供料传送带输送至下一工位,同时,取出硅片后的空花篮经由所述回料传送带被输送至原工位处,由于所述供料传送带和所述回料传送带同时工作,使其产品传送效率较高,并使得整个产品流水线能够同步实现花篮的双向输送。
但是该花篮传送装置的供料传送带和回料传送带都是一体式设置的;当发生火灾时,一体式设置的输送装置装置以及的输送装置上的花篮都会造成损坏;同时不能阻挡灾情的蔓延,这样存在安全隐患;使用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的折叠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装置,包括折叠驱动装置、折叠支架和折叠输送装置;折叠输送装置安装在折叠支架上,折叠驱动装置与折叠支架连接;折叠驱动装置沿自身的活动方向带动折叠输送装置活动;
折叠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支座、折叠输送电机、折叠输送主动轮、折叠输送从动轮、折叠输送同步装置和折叠导向件;输送支座与折叠支架连接;折叠输送同步装置设有两个,折叠导向件设有两个以上;一个折叠导向件设置在一个折叠输送同步装置的一侧;相邻的两个折叠导向件组成折叠导向件组;折叠导向件组与折叠输送装置数量相同;
折叠输送同步装置在输送支座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且分别与输送支座连接;两折叠输送同步装置之间连接有折叠输送同步轴;折叠输送从动轮安装在折叠输送同步轴上;折叠输送电机安装在输送支座上;折叠输送电机与折叠输送主动轮连接;折叠输送从动轮与折叠输送主动轮之间套接有折叠输送皮带;
折叠支架包括折叠转动轴和折叠支板;折叠支板与输送支座连接;折叠支板远离输送支座的一端设有铰接部;折叠转动轴穿设在折叠支板上;折叠转动轴与折叠驱动装置的活动端连接;折叠支架在折叠驱动装置伸长时处于展开状态,折叠驱动装置缩回时处于折叠状态。
以上设置,通过折叠驱动装置与折叠支架连接,折叠驱动装置带动折叠支架沿折向铰接的机架活动;实现折叠装置的折叠;通过设置折叠输送装置,这样实现花篮的输送。
使用时将本输送装置安装到两分体式设置的机架之间;并将输送装置与其中一机架铰接;这样当发生火灾时,将输送装置向铰接的机架折叠;这时候两机架的连接断开;两机架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这样可以通过防火帘或其它防火件将两机架分隔开;这样可以减少损失;同时因为断开了机架的连接;这样当发生火灾时;可燃烧的物料减少;火情能及时得到控制;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使用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蓝海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蓝海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76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浓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封板结构及应用有该封板结构的橱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