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微织构技术的三叉杆滑球式万向联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806938.6 | 申请日: | 202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9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霞;魏昆;于梦恬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D3/205 | 分类号: | F16D3/205;F16D3/22;F16N1/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袁晓玲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织构 技术 三叉 杆滑球式 万向 联轴器 | ||
1.一种基于微织构技术的三叉杆滑球式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1)、滑球(2)、三叉杆输出轴(3),所述输入轴(1)一侧开有键槽,另一侧为筒形,并且筒形上开有三组呈120°分布的滑道,所述滑球(2)有三套,分别安装在三个滑道上,所述滑球(2)在所述输入轴(1)的滑道内沿所述输入轴(1)的轴线方向往复滑动,所述三叉杆输出轴(3)一侧有三个呈120°分布的叉杆,另一侧加工有键槽,三套所述滑球(2)与所述三叉杆输出轴(3)的三个叉杆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织构技术的三叉杆滑球式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球(2)内部沿直径方向开有通孔,所述滑球(2)表面有九列相互平行的环形凸起,所述滑球(2)的环形凸起与滑道之间为线接触高副,并且在相对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形成收敛的楔形间隙,因此所述滑球(2)与滑道之间容易建立起弹性流体动压油膜,摩擦损失小,所述滑球(2)的环形凸起与滑道的接触部分加工有微凹坑,微凹坑分布在环形凸起的两侧,可以发挥储油、容纳磨损颗粒作用,便于实现所述滑球(2)与滑道主要配合面间的二次润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织构技术的三叉杆滑球式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叉杆输出轴(3)由金属增强石墨盘根(301)、三叉杆(302)组成,所述三叉杆输出轴(3)沿着叉杆的轴线方向,在外表面切有八个槽,槽内添加所述金属增强石墨盘根(301),由此降低摩擦力,并有自润滑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069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路板UV激光钻孔加工系统
- 下一篇:内插式喷淋清洗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