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式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73305.X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1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孙洪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盛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2;F28F9/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林晓青 |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汇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器 | ||
1.一种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呈管状结构;
换热管束,包括若干间隙装设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换热管;
管程接头,两所述管程接头分别装设在所述壳体端头,所述管程接头沿其轴线方向具有依次导通的第一连接段、管盘固定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用于和外部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壳体端头密封连接;
管盘,两所述管盘分别装设在所述换热管束末端,用于固定所述换热管;
其中,所述管盘边缘均与所述管盘固定段内壁密封连接,所述换热管束末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段延伸到所述管盘固定段,两所述管盘之间形成换热腔,所述换热腔开设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管盘固定段之间具有缓冲段;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段内径小于所述管盘固定段内径,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管盘之间设有一空腔,以形成所述缓冲段;
所述空腔用于接通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换热管束,以减缓介质在所述换热管内的流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盘固定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具有通孔段;所述管程接头侧壁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通孔段;
所述管式换热器还包括壳程接头,所述壳程接头装设在所述通孔处,与所述换热腔导通,以形成所述流体入口和/或流体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腔呈锥台状结构,小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接通、大端与所述管盘固定段接通;
在装配过程中,所述管盘从所述第二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侧装入所述管程接头内部,所述管盘远离所述换热腔的一侧顶靠在所述缓冲段与所述管盘固定段内壁交界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折流板,若干所述折流板依次间隙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内壁两侧,若干所述折流板均位于两所述壳程接头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段内径大于所述壳体端头的外径,以使所述壳体端头可插入所述第二连接段内部;所述通孔段内内径与所述壳体端头的内径相同,以使所述通孔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形成内台阶;
在装配过程中,所述壳体端头从所述第二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侧插入所述第二连接段内部,所述壳体端头顶靠在所述内台阶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若干所述换热管平行设置以形成所述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长度大于所述壳体长度,且两端分别延伸到所述壳体外部通过所述管盘固定;
所述壳程接头两端导通,一端与所述通孔密封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流体管道,所述壳程接头设置有内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程接头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
和/或;
所述壳程接头和所述管程接头为一体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盛热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盛热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733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口径气压设备
- 下一篇:轧辊工作面防锈纸挤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