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非常规水源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70181.X | 申请日: | 2020-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5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军;张建云;陈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E03B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枝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1 | 代理人: | 张庆瑞 |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常规 水源 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非常规水源利用系统,属于水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领域,包括水收集系统模块、水处理系统模块以及监测调控回用系统模块,水收集系统模块用于收集雨水或/和生活废水;水处理系统模块与水收集系统模块连通,用于净化水收集系统模块收集的雨水或/和生活废水;监测调控回用系统模块与水处理系统模块连通,用于将经水处理系统模块处理得到的再生水进行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体非常规水源利用方法和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处理效率高,有效节约了能源和水资源,适合城市生活废水的分散式处理及再生利用。该系统不仅能对废水进行有效回收,也能对雨水进行有效调配利用,显著提高了非常规水源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立体非常规水源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多数建筑物(如高层建筑或停车楼等)为提高景观效果,一般设有立体绿化景观,绿化景观装置的灌溉水源多依赖于市政网管供水,造成水资源与能源的过度消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部分立体绿化用水采用中水回用方案,即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加压输送到不同用水点,但该方案能耗较大,增加了灌溉成本,且存在灌溉不均匀、耗水量大等问题。如何降低回收过程中的消耗,并高效利用非常规水源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针对当前立体垂直精准灌溉配置方案较少,并结合实用新型人提出的外覆式水肥一体化的柔性化系统精准灌溉排水控制需要,特提出一种立体非常规水源利用方法和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非常规水源利用方法和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水回收方案在回收过程中能源消耗高、水资源消耗大、无法有效进行立体精准灌排控制排水等方面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立体非常规水源利用方法和系统,包括:
水收集系统模块,用于收集雨水或/和生活废水;
水处理系统模块,与所述水收集系统模块连通,用于净化所述水收集系统模块收集的雨水或/和生活废水;以及
监测调控回用系统模块,与所述水处理系统模块连通,用于将经所述水处理系统模块处理得到的再生水进行使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水处理系统模块包括:
生物反应池,与所述水收集系统模块连通;
填料,设置于所述生物反应池内,用于充当生物膜的载体;
曝气装置,用于向所述生物反应池内的液体充入氧气;以及
调温组件,设置于所述生物反应池内,用于调节所述生物反应池内的温度。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水处理系统模块还包括用于去除再生水中的悬浮物质的吸附过滤组件。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监测调控回用系统模块包括:
储水池;
水泵,设置于所述储水池内;以及
连通管路,一端与所述储水池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小区灌溉系统或/和非饮用水系统连通。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监测调控回用系统模块还包括用于去除再生水中微生物的杀菌组件或/和用于控制灌溉、排水过程的调配组件。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水收集系统模块包括:
雨水收集组件,设置于建筑物屋面或/和地面上,用于收集雨水、并将雨水运至水处理系统模块内;以及
生活污水收集组件,一端与建筑物内的下水道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水处理系统模块连通。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生活污水收集组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701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