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兽药颗粒烘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26878.7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78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马天武;谭宜菊;杨多平;王建利;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永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11/14 | 分类号: | F26B11/14;F26B21/00;F26B25/00;F26B25/02;F26B25/04;F16F15/067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汇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4 | 代理人: | 韩晓银 |
| 地址: | 620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兽药 颗粒 烘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兽药颗粒烘干装置,包括底板、上料装置、烘干箱和壳体,所述底板顶部的一端通过架体设置有壳体,且壳体的顶端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壳体内部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连接,且转轴上均匀设置有搅拌件,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烘干箱,且壳体内部的两侧均匀分布有出风头,所述加料口与上料装置相连通,且上料装置顶部的一侧通过进料通道与壳体的顶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壳体、第二电机、风腔、转轴、搅拌件、风道、通风口、烘干箱、风机、加热电阻、导气管以及气泵,加热电阻通电后产生热量,在翻动兽药颗粒的过程中均匀出风,进一步提高烘干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兽药颗粒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兽药颗粒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兽药分为颗粒状、粉末状以及药剂等形态,以颗粒状的兽药为例,加工后的此类兽药一般还残留有一定的水分,需要进行烘干,避免影响药品的质量,但是现有的烘干装置大多烘干效果较差,使颗粒状的兽药容易互相堆积黏着,烘干不够全面,效率低下;其次,目前有的烘干装置高度较高,在导入兽药时需要工人爬高进行导料,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第三,现有的烘干装置在工作状态下容易产生较大幅度的震动,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兽药颗粒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烘干不够全面、进料不便以及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兽药颗粒烘干装置,包括底板、上料装置、烘干箱和壳体,所述底板顶部的一端通过架体设置有壳体,且壳体的顶端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壳体内部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连接,且转轴上均匀设置有搅拌件,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烘干箱,且壳体内部的两侧均匀分布有出风头,所述出风头均与烘干箱相连通,所述壳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风腔,所述烘干箱顶部的一端均通过导气管与风腔连接,且导气管上均设置有气泵,所述底板顶部的另一端固定有上料装置,且上料装置一侧的底端设置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与上料装置相连通,且上料装置顶部的一侧通过进料通道与壳体的顶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上料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滚轴,且滚轴上均匀设置有螺旋输料叶片,所述上料装置的顶部固定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滚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风头的一侧均设置有均布罩,且均布罩呈圆形多孔结构。
优选的,所述烘干箱的内部均设置有加热电阻,且烘干箱的一侧均匀设置有风机。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风道,且转轴上均匀分布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均与风道相连通,所述转轴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侧孔,所述风腔上通过连接口与侧孔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架体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支脚,且支脚的内部均通过刚性弹簧设置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的顶端均与架体的底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件呈交错状分布,且搅拌件上均匀设置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兽药颗粒烘干装置通过安装有壳体、第二电机、风腔、转轴、搅拌件、风道、通风口、烘干箱、风机、加热电阻、导气管以及气泵,加热电阻通电后产生热量,风机运行将热量通过出风头鼓出到壳体内部,同时第二电机带动转轴转动,通过搅拌件将壳体内的兽药颗粒进行搅动,使其与热气流充分接触,加快烘干速度,同时烘干箱内的热量通过导气管进入风腔内,转轴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侧孔,部分热量通过侧孔进入到风道内,之后通过通风口导出,在翻动兽药颗粒的过程中均匀出风,进一步提高烘干效率。
(2)该兽药颗粒烘干装置通过安装有上料装置、滚轴、第一电机、螺旋输料叶片、加料口以及进料通道,通过加料口导入兽药颗粒,之后第一电机带动滚轴转动,使得螺旋输料叶片转动,将兽药颗粒向上搅动,之后通过进料通道进入到壳体中,避免工人爬高进行导料,省时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永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永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268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