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纤维前纺上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22862.9 | 申请日: | 202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8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殷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天富龙科技纤维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D5/096 | 分类号: | D01D5/096;D01D10/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峰 |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纤维 上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再生纤维生产制造领域内的一种再生纤维前纺上油装置,包括竖直向下移动的丝束,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分别经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机箱上,与丝束相对应地设置有喷淋机构,前喷淋组件的前油管上连接有水平的上分支管一、下分支管一和下分支管二,上分支管一、下分支管一和下分支管二上均设置有若干喷头,后喷淋组件的后油管上连接有水平的上分支管二和下分支管三,上分支管二和下分支管三上均依次排列设置有若干对着丝束的喷头,所述前油管和后油管均与总管道相连通,前油管和后油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丝束下方对应设置有集油槽,集油槽外侧连接有与总管道相连接的循环管。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上油效率,上油更彻底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再生纤维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再生纤维前纺上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生产再生纤维民用类产品时,前纺按照常规的油轮上油方式时,为了提高上油效率,靠近油轮的左右两端处也分布有丝束,丝束距离油轮的旋转轴较近,导致会有较多的飘断丝缠绕在油轮的旋转轴上,缠绕的断丝来不及清理会卡进轴承里,清理困难,卡坏轴承和电机,给正常生产带来很大的麻烦,经过统计,每天跟班机修要有六个小时在卷绕车间修油轮,每年更换的轴承、电机等配件耗资达十多万元,经济损失较大;并且油轮对丝束的上油效果不够彻底均匀,导致部分丝束无法充分上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纤维前纺上油装置,能够避免电机、轴承损坏,节省成本,并且提高上油效率,对丝束的上油效果更彻底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再生纤维前纺上油装置,包括竖直向下移动的丝束,包括机箱,机箱外侧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可转动的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分别经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机箱上,所述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侧面均与丝束接触,与丝束相对应地设置有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前喷淋组件和后喷淋组件,所述前喷淋组件包括竖直的前油管,前油管上连接有水平的上分支管一、下分支管一和下分支管二,上分支管一、下分支管一和下分支管二上均依次排列设置有若干对着丝束的喷头,所述后喷淋组件包括竖直的后油管,后油管上连接有水平的上分支管二和下分支管三,上分支管二和下分支管三上均依次排列设置有若干对着丝束的喷头,所述前油管和后油管均与总管道相连通,前油管和后油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丝束下方对应设置有集油槽,集油槽外侧连接有与总管道相连接的循环管,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泵。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对丝束导向,总管道内的油进入前油管和后油管,再通过各分支管上的喷头对丝束喷油,丝束上往下滴的油进入集油槽被收集,循环泵将集油槽内的油再泵入总管道,起到循环上油效果,更加节省油的用量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丝束与导向轮的转轴有一定距离,能够避免电机、轴承损坏,节省成本;通过多个分支管同时上油,提高上油效率,对丝束的上油效果更彻底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上下对应设置,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的转轴伸入机箱内部且套设有从动链轮,两个从动链轮经链条相传动连接,机箱内部横向设置有电机,电机与减速器的输入端相传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链轮,主动链轮与链条相啮合。电机通过减速器带动主动链轮转动,主动链轮经链条带动从动链轮转动,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实现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在水平方向错开设置。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分别由一个电机控制转动。
为了使得喷头的上油效果更均匀,所述上分支管一上设置有六个喷头,上分支管二上设置有四个喷头,上分支管一和上分支管二的喷头相互错开设置。
为了使得喷头的上油效果更均匀,所述下分支管一和下分支管二上均设置有四个喷头,下分支管三上设置有二个喷头,下分支管一、下分支管二和下分支管三上的喷头相互错开设置。
为了防止断丝卷绕在转轴上,所述丝束距离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靠近转轴的一端25~35cm。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天富龙科技纤维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天富龙科技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228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半身多功能军用雨披
- 下一篇:一种高稳定性的天然气管道流量控制阀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