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半球形导流板的定排乏汽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15516.8 | 申请日: | 2020-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0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博;邓良才;徐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B3/00 | 分类号: | F28B3/00;F28B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静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球形 导流 定排乏汽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半球形导流板的定排乏汽回收装置,包括定排乏汽管道、冷却水管道和导流板,冷却水管道的出水口连接于定排乏汽管道进气段的管道弯头处,导流板设置于定排乏汽管道和冷却水管道的连接处;导流板为多个半球形结构组成的阵列结构,以增加定排乏汽管道引入的乏汽与冷却水管道输出的冷却水的接触面积。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板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冷却水与闪发蒸汽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工质传热面积和传热效果,可实现冷却水与闪发蒸汽的充分混合,从而实现工质与热量的交换,对乏汽实现回收。本实用新型利用虹吸原理,将定排乏汽管道的末段设置为倒U形的管状结构,保证乏汽的抽吸作用,而不堵塞管路,且并不需要多余的能量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半球形导流板的定排乏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站系统中,锅炉排污系统及厂内疏放水,常由定期排污扩容器(以下简称定排)进行处理、回用。锅炉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会有1-2%的水排掉,来确保蒸汽的品质。定排对高温水进行处理,一部分以饱和水的形式流入排污降温池,实现工质回收;另一部分成为闪蒸的蒸汽,直接由定排顶部排入大气。排入大气的蒸汽,同时造成了能源及工质浪费。此外,乏汽放空管并不带压,用冷却水冷却回收时,水会带压,易造成蒸汽回流,使得定排管带压,影响系统疏放水。
就30万的机组而言,因定排闪蒸而损失的水量,每天高达60~70t。在工质损失的同时,伴随着热量的损失。经济、有效地回收乏汽,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
实用新型专利CN205619786U公开了一种乏汽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为一密闭容器,壳体内设换热筒,换热筒两端粗中间细,壳体内壁上表面固定导流板,导流板与换热筒中轴线垂直,导流板下端靠近换热筒中间最细处,换热筒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均通过轴承与管路相连,进气管通过皮带与电机传动连接,壳体下底面向换热筒进气端一侧倾斜,壳体下底面最低处设排水管,排水管呈U形,在壳体上端靠近换热筒进气端的位置设蒸汽进口,在靠近换热筒出气端的位置设蒸汽出口。
实用新型专利CN206786698U公开了一种乏汽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密闭容器,密闭容器内设有换热管道,换热管道的螺旋半径从中间向两端均匀增大,密闭容器内设有一个导流板,导流板与换热管道的中轴线垂直,换热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均通过轴承与管路相连,进气管通过传动杆与电机传动连接,密闭容器的顶部设有蒸汽进口、进水口和蒸汽出口,蒸汽进口和进水口设立在导流板的一侧,蒸汽出口设置在导流板的另一侧,密闭容器的底部设有出水口。
实用新型专利CN208282076U公开了蒸汽动力系统乏汽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入口端分别与冷凝水闪蒸汽的乏汽出口和锅炉房的软化水出口相连,所述换热器的出口分别为换热后的冷凝水和换热后的软化水,所述的换热后的冷凝水和换热后的软化水均与双模定型硫化机生产系统中的0bar罐相连,所述0bar罐通过离心泵与锅炉房补水相连。
现有的乏汽回收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且效率有待提升,如何更高效地回收利用工质及热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半球形导流板的定排乏汽回收装置,以回收乏汽及其热量,实现能源工质的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半球形导流板的定排乏汽回收装置,包括:定排乏汽管道、冷却水管道和导流板,所述冷却水管道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定排乏汽管道进气段的管道弯头处,所述导流板设置于所述定排乏汽管道和所述冷却水管道的连接处;所述导流板为多个半球形结构组成的阵列结构,以增加所述定排乏汽管道引入的乏汽与所述冷却水管道输出的冷却水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定排乏汽管道的末段设置为倒U形的管状结构,且出口放置于水箱中,通过虹吸原理抽吸乏汽并回收到所述水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155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铣床的圆形工件辅助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提高声压的扬声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