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刺抓虾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713201.X | 申请日: | 202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83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韩远;叶柯蕾;叶春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甸硕水产科技(化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2C29/02 | 分类号: | A22C29/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 地址: | 525100 广东省茂名市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刺抓虾装置,包括驱动单元、挡板和针刺机构,针刺机构包括固定板以及固定布置于固定板一侧面的刺针,刺针的数量有至少有两根,至少两根的刺针平行布置,刺针穿设于挡板,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固定板连接。本实用新型能稳定刺取虾体,且刺取虾体过程中,刺针沿其轴向方向运动,相对夹爪张开动作,刺取虾体的活动空间较小,且刺取虾体后,方便对虾体进行拉直等处理动作,虾体不易脱落,具有工作简单便利的特点,同时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另外,当刺针刺取虾体到达下料位置后,刺针向挡板内侧回缩,虾体在挡板的阻挡下与刺针分离,实现虾体的下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刺抓虾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虾体在不同工序之间的移动一般是采用夹取或气吸的方式,采用夹取的方式,需要夹爪周围有较大的空间,以方便夹爪张开夹取目标;气吸的方式,因虾体表面呈圆弧状,容易产生吸附不稳的情形,以至于不便于在吸附状态时,对虾体进行其它工序的处理动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提高虾体在不同工序之间移动的稳定性的一种针刺抓虾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刺抓虾装置,包括驱动单元、挡板和针刺机构,所述针刺机构包括固定板以及固定布置于所述固定板一侧面的刺针,所述刺针的数量有至少有两根,至少两根的所述刺针平行布置,所述刺针穿设于所述挡板,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以驱动所述刺针沿其轴向方向相对所述挡板往复运动。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刺针的根数为N,2≤N≤8,根数为N的所述刺针均匀布置于所述固定板上。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刺针包括延伸部以及形成于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固定板一端的锥刺部。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锥刺部的外周壁与所述延伸部的外周壁之间所成的夹角的最大范围为110°-175°。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锥刺部的外周壁与所述延伸部的外周壁之间所成的夹角由所述锥刺部向所述延伸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锥刺部与所述延伸部的接合处相切。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相邻两根所述刺针的间距为5.5mm-8.5mm。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刺针的最大直径的范围为1.9mm-2.2mm。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挡板为L型板,所述L型板包括连接部和阻挡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驱动单元固定连接,所述阻挡部开设有数量对应所述刺针数量的穿孔,所述刺针穿设于所述穿孔。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刺针相对所述挡板往复运动的行程距离为10mm-20mm。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相对现有夹取或气吸的方式,能稳定刺取虾体,且刺取虾体过程中,刺针沿其轴向方向运动,相对夹爪张开动作,刺取虾体的活动空间较小,且刺取虾体后,方便对虾体进行拉直等处理动作,虾体不易脱落,具有工作简单便利的特点,同时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另外,设置有挡板,刺针穿设挡板,如此,刺针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沿着轴向移动,当刺针刺取虾体到达下料位置后,刺针向挡板内侧回缩,虾体在挡板的阻挡下与刺针分离,实现虾体的下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甸硕水产科技(化州)有限公司,未经甸硕水产科技(化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132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油接管嘴电镀保护工装
- 下一篇:一种虾生产上料的输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