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液测压转换接头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22700380.3 申请日: 2020-11-20
公开(公告)号: CN213940724U 公开(公告)日: 2021-08-13
发明(设计)人: 韩玉明;张洁;应淞;董慧;乔爱珍;高瑞乾;段宏杰 申请(专利权)人: 韩玉明
主分类号: A61B5/0215 分类号: A61B5/0215;A61M39/10
代理公司: 北京欣永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0 代理人: 张庆敏;王菲
地址: 272600 山东省***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输液 转换 接头
【说明书】:

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测压转换接头,所述转换接头的前端为具有内螺纹的接头,后端为具有外螺纹的接头,在所述前端的后面依次设置有一三通接头以及一套管结构,所述套管结构中设置有一穿刺软针,所述穿刺软针分为尖头部及把手部,位于所述穿刺软针尖头部上方的套管上开有一长槽口,在所述长槽口的端头设置有一滑动按钮,所述滑动按钮与所述穿刺软针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主要是可以24h持续的监测CVP的数值,前端设计成螺旋口,并且加了一枚三通,穿刺的软针可以来回伸缩。三通的目的是可以在患者因为突然的病情变化时达到输液的目的,既可以测压也可以输液。并且不用反复断开接头,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输液测压转换接头。

背景技术

用CVC导管(中心静脉导管)测量CVP(中心静脉压),患者取平卧位,将测压管换能器放置与右心房同一水平处,确定管道通畅后,转动三通管使输液管与测压管相通进行排气,关闭输液通路,使测压管与中心静脉相通,再应用电子液压传感器测量,关闭通向患者的传感器活塞空气阀,以大气压力为标准进行调零。校定设备后,关闭通向空气的活塞,开放通向患者侧的活塞;并开始测量静脉腔内的压力,并转换成电子信号,在监护仪上能显示波形及以mmHg为单位的CVP数值。

但是对Power PICC solo临床研究发现并不能监测CVP(中心静脉压),原因是由于Power PICC Solo导管末端瓣膜由一个主瓣膜和两个副瓣膜组成。正压时中心主瓣膜向导管内打开,副瓣膜关闭,可进行注射或输液,负压时两侧副瓣膜向导管接口端打开,中心主瓣膜关闭,可进行抽血,平衡时当导管不使用时,三个瓣膜均处于关闭状态,防止血液回流和空气栓塞的发生。正是因为这种设计,严重影响了CVP的监测,当测压管和Power PICCSolo导管末端相连时,三个瓣膜均处于关闭状态,是不能监测到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处的压力。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在导管末端加一肝素帽,消毒肝素帽后用14G留置针穿刺,将留置针置入1cm后,取出针芯,送入全部套管,使套管穿过瓣膜进入导管,回抽排气,冲管,外接测压管后校对零点方法同CVC导管,然后在监护仪上能显示波形及以mmHg为单位的CVP数值。但是此种方法如果未及时将留置针钢针退回,极宜会把Power PICC Solo导管的瓣膜破坏,引起导管在不输液的时候会有血液流出,使得导管瓣膜的功能失去作用,并且此种方式仅限于监测CVP数值,无法达到输液的目的,再加上反复拆卸,增加了操作次数,可能会导致操作不当导致的导管污染,严重影响了临床的使用和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管路连接后未能达到密闭的作用,无法进行固定,极宜导致,管路脱出等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测压转换接头,所述转换接头的前端为具有内螺纹的接头,后端为具有外螺纹的接头,在所述前端的后面依次设置有一三通接头以及一套管结构,所述套管结构中设置有一穿刺软针,所述穿刺软针分为尖头部及把手部,位于所述穿刺软针尖头部上方的套管上开有一长槽口,在所述长槽口的端头设置有一滑动按钮,所述滑动按钮与所述穿刺软针相连接。

使用时,可以先将转换接头连接到测压管或者注射器进行排气,再将转换接头的前端旋转至Power PICC Solo的导管上,后端连接测压装置,三通接头的分支端连接输液装置;滑动转换接头上的滑动按钮,使穿刺软针穿过瓣膜进入导管。此时将患者取平卧位,将压力传感器放置与右心房同一水平处,确定管道通畅后,转动压力传感器上的三通管使输液管与压力传感器相通进行排气,关闭输液通路,使测压管与Power PICC Solo相通,再应用电子液压传感器测量,关闭通向患者的传感器活塞空气阀,以大气压力为标准进行调零。校定设备后,关闭通向空气的活塞,开放通向患者侧的活塞;并开始测量静脉腔内的压力,并转换成电子信号,在监护仪上能显示波形及以mmHg为单位的CVP数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玉明,未经韩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003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