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沙漠化防治治理用种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99500.2 | 申请日: | 202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2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C5/04 | 分类号: | A01C5/04 |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唯 |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沙漠化 防治 治理 种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沙漠化防治治理用种植装置,包括机头,所述机头内部底端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从机头底部探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调节杆底端插接有挖坑头,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的这种人工刨坑方式效率低,且对工作人员体力消耗太大,且现有的挖坑设备又体积太大,不方便使用的问题,通过对挖坑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良和优化,使得挖坑装置为蓄电模式,且挖坑装置能够在电力驱动下快速的对土地进行刨坑,从而方便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刨坑效率,且这种结构便于根据使用需求快速的更换挖坑头,便于整个挖坑装置的灵活使用,同时这种挖坑装置携带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沙漠化防治治理用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沙漠化防治时往往需要种植大量的树木,从而防止土地沙漠化严重,在种植树木时需要在地面上进行刨坑,从而方便对树木的种植,现有的刨坑多是人工使用铁锹进行刨坑,这种刨坑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这种人工刨坑方式效率低,且对工作人员体力消耗太大,且现有的挖坑设备又体积太大,不方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沙漠化防治治理用种植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这种人工刨坑方式效率低,且对工作人员体力消耗太大,且现有的挖坑设备又体积太大,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沙漠化防治治理用种植装置,包括机头,机头内部底端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从机头底部探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调节杆,调节杆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且调节杆底端插接有挖坑头;机头便于控制整个挖坑装置,从而方便整个挖坑装置的运作和使用,驱动电机便于带动调节杆以及挖坑头旋转,从而方便快速的对土地刨坑,且由于土地趋于沙漠化,土地松软方便通过这种装置快速的刨坑,调节杆便于配合挖坑头,从而方便通过挖坑头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调节距离机头的距离,进而方便整个挖坑装置能够灵活的使用,挖坑头便于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快速的对沙漠化的土地进行刨坑。
进一步的,机头顶端设有把手,把手内侧端设有开关;把手便于提起整个挖坑装置,从而方便整个挖坑装置的移动和使用,开关便于工作人员打开驱动电机,从而方便驱动电机带动挖坑头对土地进行刨坑,便于工作人员使用整个挖坑装置。
进一步的,机头侧面设有插口,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连接圈,连接圈上均匀的设有若干连接孔;插口便于配合机头,从而方便通过充电线对机头进行充电,便于机头的使用,连接圈便于配合调节杆,从而方便调节杆和机头连接在一起,连接孔便于螺栓穿过,从而方便通过螺栓将调节杆和机头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调节杆顶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对齐连接圈上连接孔的位置也设有连接孔,调节杆底端设有插杆;连接板便于调节杆和驱动电机连接在一起,便于调节杆的安装和使用,连接孔便于螺栓穿过,从而方便螺栓将调节杆和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在一起,插杆便于挖坑头和调节杆插接在一起,便于挖坑头的安装和使用。
进一步的,挖坑头顶端中部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圆弧侧面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压紧螺栓;连接杆便于挖坑头配合调节杆,从而方便调节挖坑头到机头之间的距离,方便工作人员以合适的高度使用整个挖坑装置,压紧螺栓便于固定挖坑头到机头之间的距离,便于挖坑头的安装和固定。
进一步的,挖坑头顶端设有插槽,插槽和插杆相匹配;这种结构便于挖坑头和调节杆相互配合,从而方便整个挖坑头的安装和固定,便于挖坑头的稳定使用。
使用时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挖坑头,然后将挖坑头和调节杆插接在一起,并调节挖坑头距离机头的距离,当将挖坑头到机头之间的距离调节至合适位置后拧紧压紧螺栓并固定挖坑头的位置,之后便可以有工作人员提起整个挖坑装置对土地进行挖坑,挖坑时工作人员按下开关驱动挖坑头旋转,从而方便挖坑头快速的对土地进行刨坑处理,当整个挖坑装置没电时对挖坑装置进行充电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95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