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轨电车防撞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85908.4 | 申请日: | 202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34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跃忠;邓雄方;龙骏;赖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株洲九方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F19/04 | 分类号: | B61F19/04 |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张勇;周晓艳 |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轨电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轨电车防撞装置。包括安装架和吸能块;所述安装架靠近碰撞方向的一侧设有支撑梁板;所述支撑梁板与吸能块连接;所述吸能块的内部填充有密度在0.22g/cm3以下的泡沫铝。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安装架与有轨电车车体连接,在安装架上连接填充有密度在0.22g/cm3以下的泡沫铝,使吸能块在发生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避免司机室和客室车体损坏,当泡沫铝的密度为0.2g/cm3~0.22g/cm3时,在动态碰撞模拟实验中,防撞装置单位质量吸收的能量为2.74kJ/kg~3.02kJ/kg,防撞装置的碰撞力小于有轨电车车体设计的能承受的压缩载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轨电车防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轨电车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地铁车辆或机车车辆防撞装置采用钢筒形式的吸能变形结构,这类装置尺寸形状要求精度高,机加工难度大,成本高;且现有技术中的防撞装置重量大,增加了整车重量,增大了车辆行驶过程中能源的损耗;并且应用于地铁车辆的防撞装置不适用于有轨电车这种轻型轨道车辆。
综上所述,急需一种有轨电车防撞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轨电车防撞装置,以解决轻型有轨电车安装防撞装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轨电车防撞装置,包括安装架和吸能块;所述安装架靠近碰撞方向的一侧设有支撑梁板;所述支撑梁板与吸能块连接;所述吸能块的内部填充有密度在0.22g/cm3以下的泡沫铝。
优选的,所述泡沫铝的密度为0.2g/cm3~0.22g/cm3。
优选的,所述吸能块包括包裹在所述泡沫铝外部的铝壳。
优选的,所述铝壳的内壁与泡沫铝之间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吸能块内部预埋有螺母组件,用于与支撑梁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母组件包括防转外壳和螺母;所述防转外壳嵌入泡沫铝设置,所述防转外壳内部设有与螺母外形相似的内腔,所述防转外壳上设有贯穿内腔的通孔,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螺母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轴线平行。
优选的,所述螺母与内腔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螺母与内腔之间垂直于螺母轴向的最大间隙为2mm~5mm。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由高强度钢板制成;所述安装架的刚度为吸能块的刚度的4倍~6倍。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用于与有轨电车车体连接的高强度螺栓组件。
优选的,所述支撑梁板上设有多个腰型孔。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安装架与有轨电车车体连接,在安装架上连接填充有密度在0.22g/cm3以下的泡沫铝,使吸能块在发生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避免司机室和客室车体损坏,当泡沫铝的密度为0.2g/cm3~0.22g/cm3时,在动态碰撞模拟实验中,防撞装置单位质量吸收的能量为2.74kJ/kg~3.02kJ/kg,防撞装置的碰撞力小于有轨电车车体设计的能承受的压缩载荷(200kN)。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泡沫铝外部设置铝壳,能吸收一部分的碰撞能量,同时也便于对防撞装置进行涂装,提升防撞装置的美感,对吸能块进行准静态压缩吸能分析,在准静态压缩过程中,由铝壳和泡沫铝共同作用吸收能量,总吸收能量达到22.1kJ,其中泡沫铝吸收能量为14.2kJ,铝壳吸收能量为7.86k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株洲九方制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株洲九方制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859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共基板式双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井口刮油冲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