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备提醒功能的约束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79608.5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85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董婷婷;郝培育;封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 |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提醒 功能 束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提醒功能的约束带,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至少包括带体,带体的第一端上设置有报警装置,带体的第二端能够穿过报警装置,并与带体的第一端形成围绕的方式对目标部位进行约束;带体的第二端以环绕的方式依次穿过用于提醒使用者出现挣脱行为的报警装置、用于触发报警装置响应的触发装置和用于防止约束带脱离使用者的防脱装置,报警装置的响应过程通过设置在其上的按钮与触发装置的相接触过程得以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报警装置和防脱装置,能够在使用者出现挣脱约束带行为时进行提醒,同时能够防止使用者脱离约束带的限制而发生意外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提醒功能的约束带。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学上,为防止麻醉未醒、神志不清、昏迷等意识障碍的患者因躁动而发生坠床、拔管、抓伤、撞伤等意外情况,在征得病人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常常使用约束带对病人进行保护性约束。传统的约束带只是起到对病人的约束作用,当病人挣脱约束带或者病人出现狂躁不安、试图挣脱约束带时并不能很好的预警,这样导致病人在发生狂躁不安及挣脱约束带后并不能及时发现,可能出现坠床、输液针滑落、自行拔出各种导管等,后果严重危害病人的人生安全。
因此,现有技术中已出现了多种具有报警功能的约束带。例如,专利号为CN20967925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计时报警功能的约束带,具体涉及一种护理用具,包括用于固定病人身体部位的本体,本体包括软质的内芯以及与患者身体直接接触且防止内芯沾染病患血液的外套,外套包覆于内芯外表面,相应地,外套设有供内芯置入的开口。在该实用新型中,内芯由软质材料制成,方便病人在使用过程中将其弯曲,并且柔软的材质不会将病人勒伤,更加安全。内芯放入外套内,约束带在使用时,外套与患者直接接触,防止接触部位出血时,污染整个约束带,医护人员只需将外套拆卸丢弃即可,更加方便、卫生,约束带上的计时警报系统可在到达预设时间后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松绑,防止病人因长时间使用约束带而造成局部红肿或淤青。然而该装置并未设置防止患者从约束带挣脱的防脱结构,在患者出现挣脱约束带的报警时,医护人员不能及时对相关情况进行处理,导致了出现患者挣脱约束带而发生意外情况的时间差。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获得一种能够的防止患者挣脱的具备提醒功能的约束带。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备提醒功能的约束带,至少包括:带体,带体的第一端上设置有报警装置,带体的第二端能够穿过报警装置,并与带体的第一端形成围绕的方式对目标部位进行约束;带体的第二端以环绕的方式依次穿过用于提醒使用者出现挣脱行为的报警装置、用于触发报警装置响应的触发装置和用于防止约束带脱离使用者的防脱装置,报警装置的响应过程通过设置在其上的按钮与触发装置的相接触过程得以实现;带体的第一端和带体的第二端以相对的方式穿过防脱装置以使带体形成环绕的约束结构。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带体至少包括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第一绑带的第一端和第二绑带的第一端通过卡环带固定连接,卡环带与报警装置固定连接;第一绑带的第二端和第二绑带的第二端通过连接带进行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报警装置至少包括通过第一铰接轴相互连接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第一卡块设有点触式报警元件以及与点触式报警元件连接的按钮,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之间设有用于带体穿过的第一通孔。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二卡块上还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带体的第一端的固定孔。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触发装置包括通过第二铰接轴相互连接的第三卡块和第四卡块,第三卡块和第四卡块之间设有用于带体穿过的卡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796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金压力管道元件固溶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型多功能助老轮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