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废料收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77147.8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2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沈颖;韩建东;嵇绍顺;孔乐乾;李顺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舜混凝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02C18/18;B02C23/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生产 废料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废料收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安装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推杆贯穿处理箱伸入处理箱内,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推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处理箱内位于推板下方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底部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该装置采用自动破碎和自动筛选的设计,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对粒径大小不一的废料做到了分类收集,将小粒径的细砂类废料与大粒径废料分开收集可使废料利用范围更广,提高了废料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料收集装置,具体是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废料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是以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
目前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料,废料浪费资源且污染环境,因而人们会对废料进行破碎收集进行二次利用,目前一般依赖人工对废料进行破碎收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且破碎不充分,无法对废料中粒径大小不一的成分进行筛选,导致废料利用率低,利用范围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废料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废料收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安装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推杆贯穿处理箱伸入处理箱内,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推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处理箱内位于推板下方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底部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处理箱内筛网下方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两端固定连接于处理箱内壁上,所述处理箱顶部设置有用于进料的开口,所述处理箱顶部固定安装有粉碎箱,所述粉碎箱内侧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为倾斜设置,所述筛网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缓冲结构和第二缓冲结构,第一缓冲结构包括有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竖杆,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均固定连接于处理箱内壁上,所述筛网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横板底部,所述筛网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横板顶部,所述第一横板底部和第二横板顶部通过竖杆固定连接,竖杆竖向贯穿筛网一侧,筛网一侧开设有用于竖杆贯穿的通孔,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套设于竖杆外侧,第一缓冲结构和第二缓冲结构的结构、部件完全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对称设置有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箱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经由处理箱顶部进料用开口伸入处理箱内,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处理箱顶部用于进料的开口尺寸互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处理箱一侧设置有第一箱门,所述第一箱门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把手,所述处理箱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箱门,所述第二箱门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通过铰链与处理箱一侧铰接,所述第一箱门开设于处理箱一侧对应筛网上方,所述第二箱门开设于处理箱另一侧对应斜板较低位置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箱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贯穿粉碎箱并转动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固定安装于粉碎箱一侧内壁上,所述轴承座上位于粉碎箱内固定安装有辊筒,所述辊筒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破碎刀片,所述粉碎箱顶部设置有进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舜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舜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771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摩托车把手的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产生用原料快速上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