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位移传感器的磁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32758.0 | 申请日: | 2020-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15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欣欣;王绪斌;陈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曙光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孟庆浩 |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位移 传感器 磁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位移传感器技术,涉及一种线位移传感器的磁路结构,所述的磁路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骨架内衬、骨架挡板、导磁外壳;线圈嵌绕在骨架内衬与导磁外壳之间,骨架挡板套接在骨架内衬的两端并固定,导磁外壳套接在骨架挡板外侧,骨架挡板的外圆与导磁外壳的内径同尺寸;骨架挡板采用导磁材料,骨架挡板采用软磁合金;该结构能够增大导磁磁路的截面积,增加磁导率,减小磁阻和漏磁,使得整体导磁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有效的优化了产品的磁场,提升产品的电气性能。同时,从结构上减少了零件数量和不稳定的配合方式,从而能够有效优化产品强度、减少产品故障率、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更加适用于航空装备产品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位移传感器实用新型技术,涉及对线位移传感器磁路结构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线位移传感器的磁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线位移传感器的磁路结构,如图1所示,采用绕线骨架外套导磁外壳1和导磁端片2的设计。导磁端片2一般使用胶粘剂进行粘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易造成松动或脱落而影响到产品的电磁性能。并且由于骨架3采用不导磁的无磁不锈钢为材料,故整体式骨架的前后挡板处因采用同种不导磁材料,导磁能力较差,从而影响到线圈的磁场分布,最终对产品的精度等电气性能方面产生影响。这就要求一种新的线位移传感器磁路结构,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线位移传感器的磁路结构,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位移传感器的磁路结构,所述磁路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骨架内衬、骨架挡板、导磁外壳;
线圈嵌绕在骨架内衬与导磁外壳之间,骨架挡板套接在骨架内衬的两端并固定,导磁外壳套接在骨架挡板外侧,骨架挡板的外圆与导磁外壳的内径同尺寸。
所述骨架挡板采用导磁材料。优选地,采用软磁合金。
所述骨架内衬为无磁不锈钢材质。
优选地,所述骨架挡板与骨架内衬圆周焊接固定。
优选地,在骨架挡板的一端上设计台阶,目的与定位导磁外壳,将导磁外壳从另一端骨架挡板套入至台阶处,另一侧端面保持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设计线位移传感器新型磁路结构,采用将导磁端片与骨架挡板合二为一个整体零件,然后再直接外套导磁外壳的形式。前、后骨架挡板采用导磁材料1J50,直接代替导磁端片的作用和导磁外壳相配合,整体导磁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有效的优化了产品的磁场,提升产品的电气性能。同时,从结构上减少了零件数量和不稳定的配合方式,从而能够有效优化产品强度、减少产品故障率、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实例中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解释。显而易见,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采用传统磁路结构的线位移传感器线圈组件;
图2为采用新型磁路结构的线位移传感器线圈组件;
其中,1-导磁外壳、2-导磁端片、3-骨架、4-骨架挡板、5-骨架内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曙光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曙光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327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桥架提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电机控制器的锯齿波发生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