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湿排汗外套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10409.9 | 申请日: | 202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6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富丽;李艳梅;王欢;李丹;曾宥婕;刘林;刘李娜;李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1D1/02 | 分类号: | A41D1/02;A41D3/00;A41D31/12;A41D31/14;A41D27/10;A41D27/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湿 排汗 外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湿排汗外套,包括有本体,所述本体呈夹克款式,所述本体两侧腋下和后背中骨位置设有针织面料层且所述本体的其它区域设有机织面料层;所述本体两侧袖子的上臂位置分别设有立体口袋,所述本体两侧袖子的袖口呈袖克夫且具有省道;所述本体正面的左、右前胸分别设有平贴袋,所述平贴袋底部两侧设有分割线延伸到本体下摆;所述本体正面的左、右前腰分别设有斜插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湿排汗外套,兼顾物理力学性能要求和热湿舒适性要求,满足整体造型美观协调的前提下、达到良好的透气性透湿性,适应高温高湿环境中穿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装设计与加工领域,涉及一种吸湿排汗外套,具体涉及一种适应高湿热环境的吸湿排汗外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穿着功能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服装都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能和普通的服装结构,但是在高湿热环境下,需要改良服装材料和结构以提高人体热湿舒适性能。
专利公告号CN206880096U中张珉公开一种快速吸湿排汗运动T恤,包括T恤本体、一领口和两袖子,其特征是在领口处连接有一脖套式吸汗巾,吸汗巾由内基布层和外吸湿层组成,其中在内基布层设有多个横向排列的磁性子母扣,中间设有一条折线,并分为里边和外翻边,在T恤本体的背部处连接有吸湿片,并在四角处分别缝制有软性扣,并通过设置在T恤本体上的弹力带进行固定。该实用新型虽然能快速的将运动者身上的汗水吸收,保持身体皮肤干爽舒适,但是都是借助于服装本体以外的物件使得服装具有吸湿排汗的效果,另外吸汗巾是放置在脖子的位置,对于人体其他出汗量大的部位没有过多考虑,吸湿片放置在背部的位置,难免会加重服装本体的重量感,且吸汗巾和吸湿片的成本较高,经济性不高。
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4126911A中赵平宝发明一种能辅助健身的吸湿排汗服装,包括服装本体,服装本体的胯部设有一个走路感应器,袖口处设有一个步数计数器,走路感应器与步数计数器,由导线连接。因用于健身,服装本体考虑使用了吸湿排汗纤维的面料,附加电子设备达到辅助健身的目的,但该发明主要是从健身的角度出发,不太适用于长期在湿热的环境中穿着。
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7280099A中贾右兵公开了一种排汗速干不着凉睡衣及其制备工艺,其主要方法是通过对面料做亲水整理处理,得到排汗速干不着凉面料,然后将其制作程睡衣。该发明主要是从面料的亲水性能研究方面去着手达到服装的吸湿排汗效果,其面料的应用性还待考证,睡衣也只是常规的制作手法,并没有从结构这一方面入手去研究提升睡衣的吸湿排汗效果。
综上所述,近几年研究者们主要是从利用电子器件和面料开发的角度来使得服装具有吸湿排汗的效果,对服装结构的研究比较少。因而本实用新型着重从服装结构和面料组合应用方面研究适应高湿热环境的吸湿排汗外套。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排汗外套,基于服装人体工效学原理,通过服装结构和面料的组合应用达到身体不同部位的穿着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湿排汗外套,包括有本体,所述本体呈夹克款式,所述本体两侧腋下和后背中骨位置设有针织面料层且所述本体的其它区域设有机织面料层;所述本体两侧袖子的上臂位置分别设有立体口袋,所述本体两侧袖子的袖口呈袖克夫且具有省道;所述本体正面的左、右前胸分别设有平贴袋,所述平贴袋底部两侧设有分割线延伸到本体下摆;所述本体正面的左、右前腰分别设有斜插袋。
优选地,所述夹克款式为机车夹克款式。
优选地,所述针织面料层在本体两侧腋下设置的形状为椭圆形。
优选地,所述针织面料层在本体后背中骨位置设置的形状为由上至下宽度逐渐变小的梯形。
优选地,所述针织面料层中采用的面料为导湿快干针织面料,所述导湿快干针织面料为涤纶长丝网眼织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104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口径炮弹自动拆解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猪肉绞肉用入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