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开门集装箱的上料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600108.8 | 申请日: | 2020-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69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毓珩;邹小青;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国化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5/30 | 分类号: | B65G65/3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王牌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福州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门 集装箱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开门集装箱的上料机构,包第一支撑架;横梁,沿横向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货叉,上下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横梁的前端;水平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横梁沿横向移动;第二支撑架,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横梁的底部;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采用横梁载着货叉,进行装卸货物,通过第二支撑架在横梁的底部进行支撑,避免横梁为悬臂而造成弯曲甚至断裂,提高了横梁的强度,保证装卸货物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自动装卸货物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背开门集装箱的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背开门集装箱的货物自动装卸领域,传统装卸货物采用的方法是人工或者叉车将货物搬运至集装箱内。采用人工装卸方式效率太低、人力成本高,采用叉车装卸则位置精度低,需要重复调整货物的摆放位置,也导致效率低。
而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在悬臂端部设置货叉,进行装卸货物,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这种装卸货物的系统实用性差。这是因为由于背开式集装箱深度即长度方向的尺寸较大,随着悬臂逐渐伸入到集装箱内,则悬臂逐渐增长,即力臂也逐渐增大,使得悬臂受到的力矩也越大,越容易造成横梁弯曲、甚至横梁断裂。这对货物装卸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背开门集装箱的上料机构,采用在横梁的前端设置货叉,伸入集装箱内进行装卸货物,并在横梁的底部设置可调节的第二支撑架,对横梁进行支撑,避免横梁成为悬臂,增加横梁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背开门集装箱的上料机构,包括
第一支撑架;
横梁,沿横向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
货叉,上下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横梁的前端;
水平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横梁沿横向移动;
第二支撑架,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横梁的底部;
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
进一步地,还包括
第一滑轨,沿竖向铺设在所述横梁的前端;
第一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货叉,且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
第一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的前端,且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货叉。
进一步地,还包括
支撑板,顶端绕纵向轴线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横梁的前端;
第二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且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板;
其中,所述第一滑轨沿竖向铺设在所述支撑板的前端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
推板,
第三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或所述横梁,且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推板,驱动所述推板沿横向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
轨道,至少有两个,沿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的底部;
轨道轮,有若干个,旋转地架设在所述轨道的下方,并沿横向布置成至少两排,且每排所述轨道轮一一对应滚动地连接于所述轨道;
其中,所述水平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轨道轮旋转。
进一步地,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的底部位于横向中心线上设有纵向旋转轴;所述纵向旋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国化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国化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001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爆平板吊袋离心机
- 下一篇:一种平板式上卸料直联密闭离心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