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砚台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87860.3 | 申请日: | 2020-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65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邱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锦东 |
| 主分类号: | B43L27/00 | 分类号: | B43L27/00;B43L27/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 地址: | 364100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砚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组合式砚台,其包括砚池和艺术组合体,所述艺术组合体固定在砚池内部,艺术组合体内部具有从上至下设置的原墨腔和余墨回收腔,原墨腔的顶部开口处螺纹连接有墨盒盖,墨盒盖上开有透气孔;所述艺术组合体的外部具有吸取装置,所述吸取装置位于余墨回收腔的上方,且余墨回收腔与吸取装置之间通过孔D连接,所述砚池内部的低洼处开有孔A,所述原墨腔的底部设有孔E,孔E通过第一通路连接至孔A,且孔E的出口端连接有阀门,所述余墨回收腔的底部设有孔F,孔F通过第二通路连接至孔A。上述结构将砚台、墨汁盒、余墨盒艺术地结合在一起,使用方便,而且余墨可以实现回收再利用,不仅不会造成墨汁的浪费,而且能够保证墨汁不变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具领域,特别涉及组合式砚台。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毛笔书写文具、砚台、墨汁盒和笔山均为分体式的,放置比较分散,使用不够便利。倒墨汁是也将墨汁残留于墨汁盒外壁,剩余墨汁也不易回收再次使用,而且墨汁倒回墨汁盒中容易弄脏砚台和墨汁盒。若倒掉墨汁又形成浪费,暴露于空气中,容易使墨汁变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组合式砚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组合式砚台,其包括砚池和艺术组合体,所述艺术组合体固定在砚池内部,艺术组合体内部具有从上至下设置的原墨腔和余墨回收腔,原墨腔的顶部开口处螺纹连接有墨盒盖,墨盒盖上开有透气孔;所述艺术组合体的外部具有吸取装置,所述吸取装置位于余墨回收腔的上方,且余墨回收腔与吸取装置之间通过孔D连接,所述砚池内部的低洼处开有孔A,所述原墨腔的底部设有孔E,孔E通过第一通路连接至孔A,且孔E的出口端连接有阀门,所述余墨回收腔的底部设有孔F,孔F通过第二通路连接至孔A。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路包括节点C和节点B,所述孔E、节点C、节点B和孔A由上至下依序设置且依序连接成通路,且阀门连接于孔E和节点C连接形成的管路上;所述第二通路为孔F和节点B之间连接形成的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节点B设于砚池的内部,且孔F高于节点B;所述节点C设于砚池的内部或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吸取装置为橡胶气囊或针筒。
进一步的,所述砚池内部具有砚眼。
进一步的,所述砚池的砚沿顶部设有至少一个笔山。
进一步的,所述余墨回收腔或吸取装置上设有可开关的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艺术组合体的背部设有挂扣。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砚台、墨汁盒、余墨盒艺术地结合在一起,使用方便,而且余墨可以实现回收再利用,不仅不会造成墨汁的浪费,而且能够保证墨汁不变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砚台,其包括砚池1和艺术组合体2,所述艺术组合体2固定在砚池1内部,艺术组合体2内部具有从上至下设置的原墨腔21和余墨回收腔22,原墨腔21的顶部开口处螺纹连接有墨盒盖23,墨盒盖23上开有透气孔(旋转墨盒盖23打开原墨盒,可以往原墨盒中添加墨汁,透气孔的设计是为了保证墨汁能顺利地从原墨盒流入到砚池1中);所述艺术组合体2的外部具有吸取装置3,所述吸取装置3位于余墨回收腔22的上方,且余墨回收腔22与吸取装置3之间通过孔D连接,所述砚池1内部的低洼处开有孔A,所述原墨腔21的底部设有孔E,孔E通过第一通路连接至孔A,且孔E的出口端连接有阀门5,所述余墨回收腔22的底部设有孔F,孔F通过第二通路连接至孔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锦东,未经邱锦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878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物水分去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等离子喷涂试样夹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