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臻合底炒锅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68826.1 | 申请日: | 202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0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兴邦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10;A47J3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臻合底 炒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臻合底炒锅,包括锅体、锅盖和锅柄,锅体的内壁固定有内复合层,内复合层包括内渗透防锈层、金属网层和陶瓷不粘涂层,锅体的底部固定有外复合层,外复合层包括外渗透防锈层、导热层和受热层,锅柄远离安装座的一端的底部设有弧形挂钩,锅柄远离安装座的一端的一侧设有L型贯穿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弧形挂钩和L型贯穿孔,使炒锅具有多种悬挂方式,使用方便;设置内复合层和外防护层,提高炒锅的强度,加热后不容易变形,延长使用寿命;增设导热槽使炒锅底部热量传递均匀,菜品受热均匀,保证菜品口感;通过锅体和锅盖的配合,防止油水迸溅,提高使用安全性,降低清洁难度和劳动强度,具有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臻合底炒锅。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炒锅都是单层材料制成、顶部开口大、圆底或是平底的设计,当使用此类炒锅进行炒菜的时候,会存在导热不均匀、加热后容易变形以及容易产生油水迸溅等问题,产品品质较低,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臻合底炒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臻合底炒锅,包括锅体、锅盖和锅柄,锅体为上部设有锅口的半封闭体结构,且锅盖可拆卸的设于锅体上方并用于封闭锅口,锅体的一侧通过安装座连接有锅柄,其结构要点在于:锅体的内壁固定有内复合层,其中内复合层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内渗透防锈层、金属网层和陶瓷不粘涂层,且内渗透防锈层设于靠近锅体的一侧,锅体的底部固定有外复合层,其中外复合层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外渗透防锈层、导热层和受热层,且外渗透防锈层设于靠近锅体的一侧,锅柄远离安装座的一端的底部设有弧形挂钩,锅柄远离安装座的一端的一侧设有L型贯穿孔。
作为优选的,锅体由铁质或钢质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的,锅体呈半封闭式的椭球状结构,且锅体的内壁为平滑弧形结构。
作为优选的,锅体靠近锅口的位置设有铲口,其中铲口与锅口相连通,且锅盖的一侧开设有与铲口位置相对应的缺口。
作为优选的,锅体的底部为球面或平面。
作为优选的,安装座与锅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或焊接固定,且安装座与锅柄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作为优选的,外复合层的底部开设有数个呈环形阵列状排列的导热槽,且导热槽呈梯形结构。
作为优选的,内渗透防锈层和外渗透防锈层均为渗氮层或碳氮共渗层。
作为优选的,导热层由铜质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的,受热层由铁质或钢质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弧形挂钩和L型贯穿孔,使炒锅具有多种悬挂方式,使用方便;设置内复合层和外防护层,提高炒锅的强度,加热后不容易变形,延长使用寿命;增设导热槽使炒锅底部热量传递均匀,菜品受热均匀,保证菜品口感;通过锅体和锅盖的配合,防止油水迸溅,提高使用安全性,降低后续清洁难度和劳动强度,具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外复合层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内复合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外复合层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兴邦,未经王兴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688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