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宽收尘刮板机驱动端组合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26872.5 | 申请日: | 2020-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36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田颖;龚学林;何相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宜都宜运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19/06 | 分类号: | B65G19/06;B65G19/18 |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张文静 |
| 地址: | 443300 湖北省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尘 板机 驱动 组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宽收尘刮板机驱动端组合结构,包括一个或两个驱动装置、驱动轴、轴承座,所述驱动轴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有一个或多个,驱动轴通过联轴器联接,所述轴承座位于驱动轴两端,所述驱动轴设有两个链轮。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可避免灰尘板结,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宽收尘刮板机驱动端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大型静电除尘器下方的集灰输送装置,一般采用集灰漏斗收集灰尘,采用集灰漏斗有两个缺陷:一是除尘器本体很大,而集灰斗需要一定的溜角,所以集灰斗所需的高度就会很大,导致除尘器安装在很高的位置才行,设备占地面积大,成本也高;二是灰尘流动性差、易粘结,易结晶,容易造成集灰漏斗出灰口堵死,大块板结灰尘下落,需频繁的人工清理,费工费时,造成设备停产,降低工作效率,造成经济损失,而且此类刮板机使用单轴,宽度很难超过8米,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集灰输送装置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超宽收尘刮板机驱动端组合结构,解决集灰输送装置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宽收尘刮板机驱动端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两个驱动装置、驱动轴、轴承座,所述驱动轴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有一个或多个,驱动轴通过联轴器联接,所述轴承座位于驱动轴两端,所述驱动轴设有两个链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刮板机动态收集粉尘,减小了占地面积,降低了成本,防止粉尘板结,提高收集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以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驱动轴包括实心轴和实心轴外套的无缝钢管,无缝钢管与实心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无缝钢管与实心轴通过定位销定位,并焊接。
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的数量为一个,驱动轴有一个或多个,多个驱动轴在同一直线上且驱动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联接,由驱动装置驱动运行。
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刮板机两侧,驱动轴有多个,分为两组且在同一直线上,各组驱动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联接,两组驱动轴分别由两个驱动装置独立驱动运行。
采用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是:能根据除尘器的宽度选用不同数量的驱动装置和驱动轴,实用性好,既实现驱动轴轻量化,提高连接稳固性,同时也能保持良好的疲劳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单驱动轴构成单机槽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驱动轴,通过联轴器联接,构成双机槽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三驱动轴,通过联轴器联接,构成三机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四驱动轴双驱动装置,通过联轴器联接,构成四机槽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六驱动轴双驱动装置,通过联轴器联接,构成六机槽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驱动轴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驱动装置,2、驱动轴,3、轴承座,4、联轴器,5、实心轴,6、无缝钢管,7、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宜都宜运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宜都宜运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268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