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化钨生产用精准碳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03574.4 | 申请日: | 2020-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23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升;冯柯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聚鑫园工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2/949 | 分类号: | C01B32/949;F27D5/00 |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王鹏里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 生产 精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碳化钨生产用精准碳化装置,包括石墨舟皿,石墨舟皿包括壳体,壳体的上表面套接有盖板,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盛放腔,壳体的左右两侧壁上表面开设有套槽,套槽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一啮合条,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一种带有两端便于脱模的第一啮合条的石墨舟皿结构,用于碳化钨碳化过程中的烧结操作,在使用时,将混合好的粉末放置在壳体的内表面,随后盖好盖板,并根据烧结炉的大小,选择叠螺的数量,最后将壳体放置在固定片的上表面,随后进行烧结,烧结工作完成后,将盖板打开,抬起固定钮,进而带动第一啮合条将成型的碳化钨块取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拼接式石墨舟皿或一体式筒状舟皿脱模不方便,脱模后的碳化钨块不便于研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化钨技术领域,具体为碳化钨生产用精准碳化装置。
背景技术
碳化钨是一种由钨和碳组成的化合物,分子式为WC,分子量为195.85,为黑色六方晶体,有金属光泽,硬度与金刚石相近,为电、热的良好导体,碳化钨不溶于水、盐酸和硫酸,易溶于硝酸-氢氟酸的混合酸中,纯的碳化钨易碎,若掺入少量钛、钴等金属,就能减少脆性,用作钢材切割工具的碳化钨,常加入碳化钛、碳化钽或它们的混合物,以提高抗爆能力。碳化钨的化学性质稳定。碳化钨粉应用于硬质合金生产材料,现有的拼接式石墨舟皿或一体式筒状舟皿脱模不方便,脱模后的碳化钨块结构比较大,并且缝隙较小,只能够通过粉碎机直接粉碎,粉碎难度较大,不便于研磨,鉴于以上问题,特提出碳化钨生产用精准碳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碳化钨生产用精准碳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碳化钨生产用精准碳化装置,包括石墨舟皿,所述石墨舟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套接有盖板,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盛放腔,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壁上表面开设有套槽,所述套槽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一啮合条。
优选的,所述盛放腔的内表面装配有隔离条,所述隔离条的内侧表面一体成型有尖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啮合条的外侧端一体成型有固定钮。
优选的,所述盖板包括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上表面开设有倾斜槽,所述壳体的底端开设有与倾斜槽相啮合的倾角。
优选的,所述固定片的底端一体成型有第二啮合条,所述倾斜槽和壳体的侧表面均开设有通气槽,所述第二啮合条的下表面开设有啮合槽,所述啮合槽套接在隔离条和尖锥的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一种带有两端便于脱模的第一啮合条的石墨舟皿结构,用于碳化钨碳化过程中的烧结操作,在使用时,将混合好的粉末放置在壳体的内表面,随后盖好盖板,并根据烧结炉的大小,选择叠螺的数量,最后将壳体放置在固定片的上表面,随后进行烧结,烧结工作完成后,将盖板打开,抬起固定钮,进而带动第一啮合条将成型的碳化钨块取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拼接式石墨舟皿或一体式筒状舟皿脱模不方便,脱模后的碳化钨块不便于研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盖板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石墨舟皿,11、壳体,12、盛放腔,13、隔离条,14、尖锥, 15、套槽,16、凹槽,17、第一啮合条,18、固定钮,2、盖板,21、固定片, 22、倾斜槽,23、通气槽,24、第二啮合条,25、啮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聚鑫园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聚鑫园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035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肩关节镜手术牵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一体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