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壁挂式单相无源串联稳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87648.X | 申请日: | 2020-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7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郭敏;肖静;黄金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2J3/12 | 分类号: | H02J3/12;H01F30/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注鱼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56 | 代理人: | 凌霄汉 |
| 地址: | 530015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壁挂式 单相 无源 串联 稳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壁挂式单相无源串联稳压装置,所述壁挂式单相无源串联稳压装置包括:自偶变压器T、切换模块、换挡模块、旁路模块、电压互感器TV1、电压互感器TV2、电流互感器TA1和电流互感器TA2,其中:所述切换模块和换挡模块串联设置在自偶变压器T上,所述旁路模块并联设置在自偶变压器T上,所述电压互感器TV1和所述电流互感器TA1串联设置在壁挂式单相无源串联稳压装置的输入端,所述电压互感器TV2和所述电流互感器TA2串联设置在壁挂式单相无源串联稳压装置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置可实现档位切换产生补偿电压,并与输入电压进行矢量叠加得到输出电压,不存在传统线路型调压装置在档位切换过程中易出现电压中断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为壁挂式单相无源串联稳压装置。
背景技术
低压配电网中设备数量众多,受季节性、生产和生活周期的影响,末端电压会呈现白天电压偏低,夜间电压偏高;节假日负荷重电压偏低,其它时候负荷轻电压偏高;冬夏两季节电压偏低,春秋两季电压偏高。为应用上述变化,供电局人员经常需要对配电变压器进行调档操作,为实现线路台区的自动调节宜采用线路调压器。
线路调压器在国内外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低压线路,可自动调节变比来保证输出电压稳定的装置,特别适用于电压波动大的线路或压降大的线路,并且该调压器安装在馈电线路的中部,在一定范围内对线路电压进行调整,保证用户的供电电压,减少线路的线损。目前,国内外关于线路调压装置的技术在10kV以及380V系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传统线路型调压装置拓扑结构简单,传统线路型调压装置,如图1所示,装置工作于补偿时需全部功率穿越自耦变压器,这样导致装置损耗比较大,发热比较严重,体积重量比较大,但因其存在全功率穿越必然使其体积、重量和损耗较大。
现有的线路型调压装置由于负荷群的功率完全由自耦变压器耦合输出,因此负载电流完全由自耦变压器输出,变压器设计时必须按最大负荷群容量设计;应用中常采用双段绕线方式,绕组匝数很多。由此造成变压器设计容量很大、体积及重量无法减小,自身铁损、铜损相应也很大。传统自耦变压器采用接触器或复合开关控制抽头的简单控制方式,受机械开关寿命限制,不能频繁切换,影响了其响应速度及寿命,造成末端电压仍存在短时波动较大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为解决传统线路型调压装置存在运行损耗大、发热严重、体积大重量重、换挡易出现电压中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壁挂式单相无源串联稳压装置,通过档位切换产生补偿电压,并与输入电压进行矢量叠加得到输出电压,不存在传统线路型调压装置在档位切换过程中易出现电压中断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壁挂式单相无源串联稳压装置,所述壁挂式单相无源串联稳压装置包括:自偶变压器T、切换模块、换挡模块、旁路模块、电压互感器TV1、电压互感器TV2、电流互感器TA1和电流互感器TA2,其中:
所述切换模块和换挡模块串联设置在自偶变压器T上,所述旁路模块并联设置在自偶变压器T上,所述电压互感器TV1和所述电流互感器TA1串联设置在壁挂式单相无源串联稳压装置的输入端,所述电压互感器TV2和所述电流互感器TA2串联设置在壁挂式单相无源串联稳压装置的输出端。
所述切换模块包括若干个切换单元,所述若干个切换单元形成并联电路接入在自偶变压器T上。
所述若干个切换单元中的每一切换单元包括开关子单元S和开关子单元K,其中:
所述开关子单元S为机械开关、或者为电力电子开关、或者为复合开关;
所述开关子单元K为机械开关、或者为电力电子开关、或者为复合开关。
所述电力电子开关为晶闸管、或者为MOSFET、或者为IGB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76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