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洁的煤干馏炉集气伞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85849.6 | 申请日: | 2020-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4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薛海龙;李斌;孟彪;王志埃;李智锋;党小锋;段耀强;袁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C10B2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93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干馏 炉集气伞 系统 | ||
一种自清洁的煤干馏炉集气伞系统,包括副伞、主伞、进气口、钝体、支架、滤网、集气泵、反吹泵、电磁阀Ⅰ、电磁阀Ⅱ、控制器、流速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利用流速传感器感受集气系统中荒煤气流速,并通过控制器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反吹清除集气系统中的灰尘;利用滤网减少进入集气系统中的灰尘,并在进气口内部加装钝体,使得在反吹过程中产生紊流,滤网清洁效果更好。另外,副伞与主伞存在向下5‑15°倾角,有利于原煤在煤干馏炉内均匀分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干馏炉集气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清洁的煤干馏炉集气伞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利用煤炭生产半焦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荒煤气,干馏产生的荒煤气能否排出干馏炉成为影响正常生产的重要问题。为将干馏炉内的荒煤气排出,目前主要采用在干馏炉内加装集气伞。例如中国专利200610111738.0公开了一种集气伞,其主伞和副伞均为三棱柱,该结构中主、副伞的两个上侧面承担较大载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形变。为克服这一缺陷,中国专利200920174313.3通过采用圆弧形式的集气管则解决这一问题。但由于荒煤气中含有大量灰尘,所以现有集气伞在运行中集气口容易被灰尘堵塞,影响干馏炉正常生产。另外,大量灰尘随荒煤气进入集气系统,影响荒煤气及煤焦油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清洁的煤干馏炉集气伞系统,通过加装滤网减少进入集气系统中的灰尘,并利用反吹泵对集气伞进行反吹,将集气伞内部灰尘清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清洁的煤干馏炉集气伞系统,包括副伞1、主伞2、进气口3、钝体4、支架5、滤网6、集气泵7、反吹泵8、电磁阀Ⅰ9、电磁阀Ⅱ10、控制器11、流速传感器12。
所述副伞1、主伞2、进气口3构成集气伞本体,所述主伞2两侧均匀分布若干副伞1,所述每个副伞1均匀分布若干进气口3,所述副伞1与主伞2存在向下5-15°倾角。
所述进气口3端部装有滤网6,进气口3内部装有钝体4,所述钝体4通过支架5与进气口3内壁相连。
所述集气泵7和反吹泵8位于煤干馏炉外部并通过管道与主伞2相连,电磁阀Ⅰ9位于集气泵7所在管路,电磁阀Ⅱ10位于反吹泵8所在管路。
所述主伞2内装有流速传感器12,控制器11通过信号线分别与集气泵7、反吹泵8、电磁阀Ⅰ9、电磁阀Ⅱ10、流速传感器12相连,所述控制器11为PLC控制器。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洁的煤干馏炉集气伞系统利用滤网6减少进入集气系统中的灰尘,并在进气口3内部加装钝体4,使得在反吹过程中产生紊流,滤网6清洁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洁的煤干馏炉集气伞系统利用流速传感器12感受集气系统中荒煤气流速,并通过控制器11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反吹清除集气系统中的灰尘。
3、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洁的煤干馏炉集气伞系统副伞1与主伞2存在一定下倾角,有利于原煤在煤干馏炉内均匀分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洁的煤干馏炉集气伞系统的集气伞本体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洁的煤干馏炉集气伞系统的集气伞本体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洁的煤干馏炉集气伞系统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洁的煤干馏炉集气伞系统的进气口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58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电路板开发实验室用PC板放置架
- 下一篇:用于地下潮湿空间密集母线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