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移动的蝙蝠蛾筛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68605.7 | 申请日: | 2020-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4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毛先兵;柴文敏;卜俊熙;谢宇;卜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欣时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7B1/28 | 分类号: | B07B1/28;B07B1/42;B07B1/46;F16F15/067 |
| 代理公司: | 重庆德创至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5 | 代理人: | 陈先权 |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江津区龙华***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移动 蝙蝠 筛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蝙蝠蛾筛分设备,包括外层框架、上层筛网、导流板和下层筛网,所述外层框架底部连接有万向轮,且外层框架一侧设置有扶手,并且扶手上侧连接有挡板,所述上层筛网设置在进料口前侧,且上层筛网下侧安装有中层筛网,并且中层筛网与上层筛网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导流板设置在中层筛网下侧,且导流板下侧设置有颗粒盒,所述下层筛网安装在导流板后侧,且导流板前端连接有前部液压杆,所述后部液压杆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后侧安装有电机。该便于移动的蝙蝠蛾筛分设备,装有万向轮和扶手,易于养殖工人对设备进行移动和收纳,并且装置的振动幅度保持稳定,不易造成虫卵破碎,利于提升筛分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蝙蝠蛾筛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蝙蝠蛾筛分设备。
背景技术
蝙蝠蛾是虫草真菌用于感染寄生,成长为冬虫夏草的载体,通常蝙蝠蛾幼虫被虫草真菌感染后,菌丝会逐渐布满虫体,使虫体僵硬死去,最后从幼虫头部长出管状菌座形成冬虫夏草,而蝙蝠蛾的幼虫虫卵一般呈椭圆形,表面光滑,并且虫卵的大小对于后期冬虫夏草成长的大小有着重要影响,选用更大的虫卵更易长成品质更佳的冬虫夏草,因此对蝙蝠蛾幼虫虫卵进行筛分培育是非常重要的。
而大部分工厂使用的蝙蝠蛾筛分设备通常体积较大,难以移动,在将孵化的虫卵转送至筛分设备处时增加运输成本,同时筛分出的劣等虫卵直径较小,使用人工清除会较为费时费力,并且虫卵比较的娇弱,普通的筛分设备在振动筛分时抖动幅度较大,易对虫卵造成损坏,影响虫卵的筛分质量,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便于移动的蝙蝠蛾筛分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蝙蝠蛾筛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普通蝙蝠蛾筛分设备体积较大,不易进行移动和收纳,并且振动幅度过大,抖动筛分不稳定易造成虫卵破碎,降低筛分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蝙蝠蛾筛分设备,包括外层框架、上层筛网、导流板和下层筛网,所述外层框架底部连接有万向轮,且外层框架一侧设置有扶手,并且扶手上侧连接有挡板,同时挡板上侧安装有进料口,所述上层筛网设置在进料口前侧,且上层筛网下侧安装有中层筛网,并且中层筛网与上层筛网之间连接有弹簧,同时中层筛网与上层筛网之间连接有下部转板和上部转板,所述导流板设置在中层筛网下侧,且导流板下侧设置有颗粒盒,并且颗粒盒上连接有插杆,所述下层筛网安装在导流板后侧,且导流板前端连接有前部液压杆,并且导流板后端连接有后部液压杆,所述后部液压杆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后侧安装有电机,并且电机上设置有连接立柱。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与挡板转动连接,且进料口在挡板上呈倾斜状结构,并且进料口的宽度与上层筛网的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上层筛网通过弹簧与中层筛网组成弹性结构,且上层筛网的滤网孔径大于中层筛网的滤网孔径,并且上层筛网和中层筛网通过下部转板和上部转板分别与外层框架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通过前部液压杆和后部液压杆与外层框架组成转动结构,且导流板通过电动伸缩杆与外层框架组成升降结构。
优选的,所述下层筛网与导流板固定连接,且下层筛网的筛网孔径小于中层筛网的筛网孔径。
优选的,所述连接立柱分别与上层筛网和中层筛网固定连接,且上层筛网和中层筛网通过连接立柱与外层框架组成振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移动的蝙蝠蛾筛分设备,采用新型结构设计,在使用本装置时,通过上层筛网和中层筛网上连接弹簧、下部转板和上部转板的结构,使虫卵在装置内受到振动时,筛网能获得支撑与缓冲的保护,使虫卵不易破损,还可以通过导流板上连接下层筛网、前部液压杆、后部液压杆和电动伸缩杆的结构,使装置能够在筛分完成后及时将劣质虫卵进行自动清理,并且在清理完毕后将筛网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欣时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欣时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86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